这首明代穆孔晖的《苦热》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酷热之下的生活感受与心境变化。
首联“赤日长天昼掩扉,冰纨碧簟起炎威”,开篇即以“赤日”、“长天”勾勒出夏日炽热的背景,白昼漫长,烈日高悬,连门户都需紧闭以避其酷热。接着,“冰纨”、“碧簟”描绘了人们试图借助凉席和冰纨(一种质地轻薄而凉爽的丝织品)来对抗炎热,但即便如此,酷热依旧难以抵挡,炎威四起。
颔联“病馀未爱强加饭,客至还愁暂着衣”,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酷热而产生的身体不适与心理困扰。病后初愈,食欲不振,面对来访的客人,又担心在炎夏中着装不当,显得不妥。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夏日酷热对人的影响。
颈联“案上青蝇难寂寞,阶前瑶草失芳菲”,则将视角转向室内与室外的环境。案上的青蝇难以安静,象征着烦扰人心的琐事与外界的喧嚣;阶前的瑶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芬芳,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在酷热中受到了抑制。这一联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深切感受。
尾联“拟从禦寇乘风去,却向山阴理棹归”,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酷热环境的愿望,想象着能够像古代抵御外敌的勇士一样,乘风而去,寻求清凉之地。然而,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山阴,可能意味着现实的束缚或对某种责任的承担。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酷热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深刻反映了人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的心理状态与情感体验。穆孔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的点滴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苦热》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