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金墀的《晚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断云将雨过”,形象地写出雨后天晴,云朵散去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转变。次句“飞鸟去仍还”,以飞鸟的动态,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表现出生命的循环与自由。
“霞影晕高树”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高大的树木上,形成一片斑斓的光影,展现出傍晚时分的绚丽色彩。“烟光合远山”则进一步扩展视野,朦胧的烟霭与远处的山峦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诗临秋易淡”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宁静秋景时,心境变得淡然,诗兴也随着环境的恬静而更加清新。“心近晚偏閒”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晚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两句“花径无人到,苔痕遍紫斑”,描绘了小径上无人踏足,只有青苔静静地生长,紫斑点点,更显出环境的幽寂和诗人对这份静谧的独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晴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