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居近东门亦种瓜,亭台遥借五侯家。
萱堂爱绕宜男草,桃树开成结子花。
乡梦几年迟蛱蝶,江风随处听琵琶。
频归趁及寻巢燕,遮莫人看羽翼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东门附近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宁静。首句“居近东门亦种瓜”,点明了居住环境,朴素而自然,暗示着一种贴近土地、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接着,“亭台遥借五侯家”一句,运用了借景的手法,通过远处的亭台楼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意境。
“萱堂爱绕宜男草,桃树开成结子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萱草和桃树的生长,不仅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祝愿。萱草常被用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戴,而桃树结子,则预示着丰收与希望。
“乡梦几年迟蛱蝶,江风随处听琵琶”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乡梦与蛱蝶的迟缓,以及江风中传来的琵琶声,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与追求。
最后,“频归趁及寻巢燕,遮莫人看羽翼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燕子的归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活的循环,而“遮莫人看羽翼加”则体现了诗人对个性独立与自我保护的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千秋原在许谁分,岂谓龙头未致云。
南阮客来频典褐,北山人去解移文。
身长廪量侏儒粟,膝下兰生騄駬筋。
四十万言知已诵,汉门金马倘相闻。
君年三十我生时,三十年来事事知。
张耳有金尝结客,孔融当坐可呼儿。
儒冠渐腐囊因涩,文价终昂货莫欺。
十分百年才过六,且凭欢伯未须疑。
玉轴桃笙入薜萝,湘帘垂烛漾凉波。
清江桂楫才相望,白石桐窗快共过。
诗渴莫愁沽酒尽,赋成争羡买金多。
深宵浅露匀花气,月上还堪醉踏歌。
一回邮舍一僧寮,更望双林喜待邀。
为有石楼临涧影,便移书舫上山桥。
烟中树色层城塔,月下江风半榻箫。
却识故人来望里,玉壶歌板送兰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