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
仅馀守师训,岂欲衒时人。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
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题为《和陈叔馀韵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对知识的追求。首句“碌碌平生学”描绘了作者一生勤奋好学的形象,但自谦没有特别出众的才识。“惭无席上珍”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不足,表示对自己的学问感到惭愧,没有什么像席上的美酒那样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接着,“仅馀守师训”表达了作者坚守师长教诲的决心,表明他更注重基础和传统的学习,而非追求一时的显赫。“岂欲衒时人”则表明作者无意炫耀于世,不追求迎合世俗的眼光。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暗指自己在学术上可能走了一些偏离正道的路,但朋友的善意提醒和友情的支持使他深感感激。“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则是作者的决心,决定回归基础知识的学习,期望通过温习旧业,逐渐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作者谦虚、求实和感恩的品质,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不详
此道何曾远,吾儒自有珍。
反求皆在我,中画岂由人。
利善分须白,知行语未陈。
若能祛旧见,明德日惟新。
不妨雪压与霜糊,友结松筠鄙橘奴。
特放孤标先煖觉,肯随众卉望寒逋。
疑将冰月为精爽,端借琼瑶琢体肤。
闯出一元生物意,从兹引领万容姝。
自从河洛发真筌,节目纲条已粲然。
志若坚刚方可适,心如捍格决难诠。
从头格物为当务,稳步求仁乃秘传。
表里直须名副实,高标终不愧前贤。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
气为禀来微有蔽,欲因感处复多萌。
磨砻须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从此洞然无别体,真元辉露日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