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罗汉颂

人言怖魔像,非金亦非铁。

若作世金铁,开士亦不现。

禅坐应念往,一钵千家供。

顺佛遗敕故,不宣示神通。

有为中无为,火聚开莲花。

无为中有为,甘露破诸热。

魔子目怖畏,我无怖畏想。

或欲坯镕之,为己富贵梯。

赖世主慈观,虎兕失爪角。

或得野狐书,有字不可读。

狐涎著其心,字义皆炳然。

却来观六经,全是颠倒想。

今世青云士,慎莫作此解。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说恐怖的魔像,既非金也非铁。
如果它是世间金银铁,修行者也不会显现。
禅定时应忆起过去,一钵饭曾供养千家。
遵循佛陀的遗训,不展示神通力量。
在有为世界中寻求无为,如烈火中开出莲花。
无为之中又有作为,甘露能消解一切炽热。
恶魔的孩子们畏惧,但我心中无惧怕。
有人试图熔铸它,当作升官发财的阶梯。
幸亏世间的主宰慈悲,凶猛的兽类失去锐利。
偶尔得到野狐的书信,上面的字迹无法解读。
狐狸的涎液沾染其心,字义却清晰可见。
回头审视六部经典,却发现全是误解。
当世的高官显贵,切勿如此理解。

注释

怖魔像:恐怖的魔像。
世金铁:世间金银铁。
开士:修行者。
禅坐:禅定。
一钵:一只碗。
顺佛遗敕:遵循佛陀的遗训。
神通:超自然的力量。
火聚:烈火。
莲花:佛教象征的清净。
甘露:比喻智慧或恩惠。
魔子:恶魔的孩子。
坯镕:熔铸。
富贵梯:升官发财的途径。
世主:世间主宰。
虎兕:猛兽。
野狐书: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书信。
颠倒想:误解或歪曲的想法。
青云士:高官显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铁罗汉颂》,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铁罗汉的形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仰和对世间追求物质富贵的警示。诗人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并非以物质形态示人,而是内心充满禅定与智慧,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弘扬佛法,而非追求个人荣华。他们遵循佛的教诲,不炫耀神通,而是以无为而治的方式,如同莲花在火焰中绽放,化解众生的烦恼。

诗中的“魔子”象征迷惑人心之人,他们试图将修行者视为财富的工具,但最终被世间的慈悲所感化,失去了攻击性。接着,诗人提到有人得到神秘的“野狐书”,看似难以理解,实则蕴含深意,那些不解其义的人反而陷入错误的理解。最后,诗人劝诫当世的达官贵人,不要误解佛法,要谨慎对待知识与权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哲理,以及他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其五)

伤心祠下亭,在时公燕处。

临水不相猜,江鸥会人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其八)

在昔实方枘,成功见圆机。

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其四)

公归未百年,鹳巢荒古屋。

我吟殄瘁诗,悲风韵乔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陶兀居士赞

兀兀陶陶,借书借不得。陶陶兀兀,问字问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会不得。布衣簪绂,有人扶便得。

形式: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