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俗歌

庵头广积连玄石,西凉下国相临畔。

峪虚林秋有夜雨,古碑烈士段公贤。

土产石鱼岂有异,自古题名乱石滩。

邀崖梁武?天井,赖老白松万万年。

琵琶昭君投晖河,早照朝元晚暺川。

华绿三川近龙泉,庞公打鱼成圣贤。

鸟蛇瓜牛出华湾,大小石门有海眼。

古城龙头出士宦,沙沟紧接毗卢原。

玉清镇隔龟蛇岭,汧流入渭透长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与人文气息。首句“庵头广积连玄石”,以“庵头”点明地点,通过“广积连玄石”描绘了一片石山连绵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风貌。

接着,“西凉下国相临畔”一句,将地理方位与历史背景巧妙结合,暗示了此地与遥远的西凉地区有着某种联系,增添了诗作的历史深度。

“峪虚林秋有夜雨,古碑烈士段公贤”两句,通过“峪虚林秋”的静谧景象与“夜雨”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提到“古碑烈士段公贤”,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暗示了这片土地上曾有过英雄事迹,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土产石鱼岂有异,自古题名乱石滩”两句,通过对比“土产石鱼”与“乱石滩”的不同,强调了地方特色与历史痕迹。这里的“题名”二字,进一步揭示了石滩上刻有历史印记,丰富了诗歌的文化意蕴。

“邀崖梁武?天井,赖老白松万万年”两句,通过“邀崖梁武”与“老白松”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自然与时间的永恒之美。其中,“天井”一词,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琵琶昭君投晖河,早照朝元晚暺川”两句,运用典故,借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通过“晖河”、“朝元”、“晚暺川”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壮美。

“华绿三川近龙泉,庞公打鱼成圣贤”两句,通过“华绿三川”与“龙泉”的美丽景象,以及庞公打鱼成圣贤的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和谐共生。

“鸟蛇瓜牛出华湾,大小石门有海眼”两句,通过“鸟蛇瓜牛”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地方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神秘与独特。

“古城龙头出士宦,沙沟紧接毗卢原”两句,通过“古城”与“士宦”的联系,以及“沙沟”与“毗卢原”的描绘,展现了地方的历史变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玉清镇隔龟蛇岭,汧流入渭透长安”两句,通过“玉清镇”、“龟蛇岭”、“汧流”与“渭”的描绘,展现了地方的地貌特征与水系分布,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与长安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地方文化与国家历史的紧密交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地方特色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深度,是一首充满地方风情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7)

无名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其二)

江南好,一片石头城。

细雨飞来矶燕小,暖风扶上纸鸢轻。依约是清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春雨闷坐忆循良先生

那堪终日雨,兀坐守柴扃。

搅我心如醉,怜君眼独醒。

烟迷千树白,云锁一山青。

却忆重阳节,潇潇倚枕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寄怀周菊人襟兄兼山中诸友

记得秋风里,相逢曾尽欢。

谈心何月小,见面几人难。

欹枕雨飞急,挑灯花落残。

含情当此夕,胸果为谁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循良先生

天地清高气,斯人一木持。

素心余自守,大道世谁知。

松柏有真性,风云无定时。

何当日趋步,书曰善为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