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师召晚翠堂

萧然茅屋倚山开,门外山光翠作堆。

动树好风岚忽散,掀帘爽气雪初来。

练裙醉墨池边雨,瘦竹青鞋石上苔。

几度登高望城郭,先生榻外即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卷。首句“萧然茅屋倚山开”,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座朴素的茅屋依山而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接着,“门外山光翠作堆”一句,通过“翠作堆”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山色的浓绿与丰富,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之中。

“动树好风岚忽散,掀帘爽气雪初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灵动。风吹动树木,带来阵阵凉意,山岚在微风中飘散,而当拉开窗帘的一瞬间,仿佛初雪降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练裙醉墨池边雨,瘦竹青鞋石上苔”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练裙(可能指衣物或某种装饰)在雨中似乎被墨水浸染,与池边的雨水相映成趣;而瘦竹与青鞋、石上苔藓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与人的互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几度登高望城郭,先生榻外即尘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眷恋。多次登高远眺,城市的喧嚣与尘埃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心灵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情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89)

王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思岭次韵

前人飞锡此为家,无价烟霞不用赊。

伏虎峰高临海月,诵经楼迥接天花。

一林腻雨僧收笋,两腋清风客试茶。

欲着孤亭添胜槩,先开萝径绕松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登望海门

望海门中望海门,断云将雨暗千村。

峰峦露尽秋山瘦,潮汐来时野水浑。

暂许馀閒偷白日,翻怜造次有清尊。

菊花忙里开还未,试遣新诗问小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客中元日

赏心客里有椒杯,笑口虽慵也合开。

老减一年难再得,春从此日又重来。

五旬已入称翁例,三命犹惭服政才。

身到天边行未远,回瞻紫气满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陈冬官监税芜湖

割葵须解惜葵根,谁说东南利有源。

六府废来无国计,一分宽处即君恩。

班行暂辍郎曹贵,制置应誇使节尊。

到日江花正撩乱,不妨先理旧吟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