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其九)几先

顿网不招龙,振网不招凤。

二灵失几先,将与蚁鹜弄。

神物贵卷舒,缩潜固其用。

千仞既飘飘,九渊或可共。

非古观化人,孰能洗心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的第九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顿网不招龙,振网不招凤”以网捕猎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世间难以捕捉到真正卓越之人的困难。接着,“二灵失几先,将与蚁鹜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即便是龙凤这样的灵异之物,也难以避免被世俗所忽视的命运,最终可能与微小的蚂蚁鸭雀为伍。

“神物贵卷舒,缩潜固其用”转而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变化之道。神物之所以珍贵,在于它们能够适时地隐藏与显现,这是一种智慧与策略的体现。这句诗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灵活与适应性的重要性。

“千仞既飘飘,九渊或可共”则通过高度与深度的对比,展现了不同领域的广阔与深邃,强调了探索未知、超越常规的勇气与可能性。这里“千仞”代表高远,“九渊”代表深邃,两者并存,寓意着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道路上,既要仰望星空,也要深入海底,不断探索未知。

最后,“非古观化人,孰能洗心从”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与追求,认为只有通过观察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才能净化心灵,获得真正的智慧与指导。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智慧的尊重与渴望,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指引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哲学、智慧与道德的议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深刻的理解和对人类社会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其十)远游

大隐逊滑雄,远游悲时迫。

东北乃迷从,下上日蹁躄。

天阍启阖阊,问予欲何适。

自陈粗浊资,埃棼故营魄。

轻举乍离群,御风期上策。

帝遣丰隆先,云乘纷驰蓦。

旷历旬始都,遍揖诸仙客。

仙客齐相询,下土今焉宅。

噫嘻品庶同,事事不异昔。

已贵弗思贵,人役俱耻役。

所忧踽凉独,行行俱诘詻。

稽首祈真言,长跽请丹册。

粲然宝诀传,曰道不可迹。

漠漠休而魂,至清不汝格。

闻命忽形忘,壹气神巳辟。

驷虬征无上,总辔览靡隙。

逍遥泰始中,何者能吾易。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江伯问答

来帆千影乱,扁舟一缆孤。

极目烟波阻,飒飒怯微躯。投词致终风,终风莫我?。

倦客愁回首,静与江伯图。

客本岭外至,生平绝援扶。

闻子贞独往,相从入帝都。

云何不努力,阳侯忽改趋。

蛟龙迷海道,鱼鳖肆陂湖。

亦甘我迟钝,反令彼揶揄。

江伯浩长叹,鼓涛哂客愚。

人自巧拙异,天岂南北殊。

拙者安澜守,巧者挟风驱。

余亦万里流,朝宗不厌迂。

今古同兹辙,百折未少懦。

相彼飘飘者,激聒自号呼。

跨驰虽竞捷,泥沙或须臾。

顷刻天开霁,何处置眉须。

吾自行吾法,仍复得真吾。

眼前迟速事,窅焉入有无。

客能永言斯,贞此俟前途。

悠然行无事,澄心与客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泊南康观放水灯

湖天同疋练,澄色远相串。

孤城倚山巅,倒影于斯见。

扁舟晚泊之,夜眺生孤羡。

雨馀暮微烟,风恬波无溅。

须臾荡浮辉,隐映分流转。

艳拟百花红,妆为玉镜传。

又如晚日霞,馀彩云中变。

远望复纷纷,忽疑星片片。

飞芒碧空际,来往天河穿。

久坐起沉吟,身未浮槎践。

依尔一叶中,胡乃眼前眩。

因念春光至,抑亦湖得先。

万点簇新华,交与水天绚。

喜杀诸童奚,聚喧俱忘倦。

齐言进香人,水灯施湖面。

掀髯一推窗,索然无复恋。

形式: 古风

池州阻风二首(其一)

长江连远海,万里易生风。

扁舟三十日,旬时九相逢。

击楫徒兴感,溯流安可从。

吴云漠咫尺,凭凭且难通。

极目燕天北,杳矣碧霄同。

浮槎何日至,搔首问苍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