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子与(其五)》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虽未直接描绘景致或情感细腻入微,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勉励之意。
首句“玉帛徵贤谒建章”,以“玉帛”象征尊贵与礼遇,“贤”指被征召的才德之士,“建章”则为古代宫殿名,此处借指朝廷或皇帝。这一句描绘了贤士受到朝廷征召,前往皇宫拜见天子的情景,充满了庄重与荣耀。
次句“颍川轩盖有辉光”,“颍川”为地名,这里泛指贤士的家乡或出身之地,“轩盖”指的是官员出行时乘坐的车马和车盖,以此形容贤士的显赫身份和声望。“辉光”则强调了其成就与影响的光芒四射。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贤士的才华与地位,也暗示了其即将面临的荣耀与挑战。
后两句“君恩傥许留京兆,不必重来下凤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其中,“京兆”为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京城或首都,这里暗含希望友人能留在京城,继续施展才华,得到更多的赏识与机会。“不必重来下凤凰”则是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许,意即不必再像凤凰一样从远方飞来,暗示着友人若能在京城立足,将会有更广阔的舞台与更辉煌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贤士受命进京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才的推崇,语言凝练而富含深意,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坛大家的深厚功底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