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白菊》由清代诗人许廷鑅所作,通过对白菊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与超凡脱俗的风姿。

首句“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以“西方气”点明白菊生长的时节,秋季的凉爽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其生长的最佳时机。菊花在篱笆下绽放,既展现了其自然生长的状态,也暗示了其不畏世俗、独立自处的品格。

接着,“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白菊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素净的心灵即使面对寒冷也能保持坚韧,晚节即晚年,指白菊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保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坚守。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凸显了白菊的高雅气质。清霜色指的是白菊在霜冻中依然保持的洁白,象征其不染尘埃的高洁;秋露华则是指白菊在秋日露水中散发的香气,表现其生命力的旺盛与芳香的持久。

最后一句“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以问句形式收尾,引人遐想。白衣可能是指隐士或志趣高雅之人,他们或许已远离尘嚣,而诗人则通过“载酒问陶家”的举动,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白菊所代表的高洁品质的敬仰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菊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4)

许廷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大风雨后看月有作

已分沉沧海,清光不上天。

乍惊东壁晓,仰见一轮悬。

万里人同节,中秋影共怜。

何能负良夜,宴赏又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顾大嗣宗伤春之作兼送南归

离亭微雪点征衣,惆怅天涯事已非。

萍叶只随潮信转,杨花争见雨中飞。

梦回遥夜惊明烛,人对残春恋落晖。

望远思乡两无赖,故山空自寄当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七夕雨中

不见西南玉镜明,佳期迢递隔层城。

频飞千里针楼梦,独听空堂夜雨声。

乌鹊桥成头渐白,银河天远水空盈。

但令此夕常相会,牛女何劳别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芜城感旧二首(其一)

雷塘春尽草如烟,落拓江湖又一年。

吟遍吹箫桥畔路,无人知有杜樊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