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时船上载鸱夷,海道聊寻一问姿。
不为丹青生着相,从来卷曲是吾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再和观画三首(其二)》。诗中以“何时船上载鸱夷,海道聊寻一问姿”开篇,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鸱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接下来,“不为丹青生着相,从来卷曲是吾枝”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认为不应被表面的描绘所束缚,真正的艺术在于内在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表达和艺术真谛的深刻思考。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欲问船师觅宝洲,须将大瓠作腰舟。
掀天白浪蛟龙吼,才得随流一点头。
霅上归来过了春,枝头杏子可尝新。
旋追老酒医佳况,更谢提壶解劝人。
一春霖雨不曾休,雪雹惊人四月头。
初制单衣方待着,却添炉火换重裘。
梦回檐滴不闻声,残月披窗分外明。
投老逢春能几许,不堪催去与谁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