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中寓所涌塔庵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及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不识涌塔庵,未来兹地游”,点明了诗人对涌塔庵的陌生,以及此次造访的意外。接着“庵中今高卧,宿鸟鸣啾啾”两句,以“高卧”的拟人化手法描绘庵内情景,宿鸟的鸣叫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
“阡陌方池绕,绿杨何修修”描绘了庵外的景致,田间小路围绕着池塘,绿杨树茂盛而修长,构成了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接下来“日夕生浮萍,泼剌游鱼稠”则进一步展示了池塘的生机勃勃,日暮时分,浮萍生长,鱼儿在水中嬉戏,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
“蹇予方干禄,来此惊清幽”表达了诗人作为忙碌于功名之中的士人,偶然来到此地,被其清幽的环境所震撼,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感受。最后一句“饥寒逼奔走,壮志苦未酬”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未实现的抱负,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与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涌塔庵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