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十首(其八)

种性还如赋苦笋,趣味一似传冰壶。

持此问梅翻绝倒,荔支瑶柱有同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寻梅十首(其八)”为题,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与理解。

首句“种性还如赋苦笋”,以苦笋的生长特性来比喻梅花的生长环境或内在品质,暗示梅花虽生于艰苦之地,却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一种内在的高洁与坚韧之美。苦笋在恶劣环境中仍能茁壮成长,梅花亦是如此,在严寒中绽放,不畏艰难,这正是诗人对梅花品格的高度赞扬。

次句“趣味一似传冰壶”,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冰壶,指的是清澈透明的玉壶,常用来形容高洁、纯净的事物。这里将梅花的趣味比作冰壶,强调了梅花的清雅脱俗、纯洁无瑕。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开放,其香气与形态都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如同冰壶中的水,清澈透明,给人以高远之感。

后两句“持此问梅翻绝倒,荔支瑶柱有同无”,则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独特魅力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荔枝和瑶柱作为比较对象,询问它们是否具有与梅花相似的特质。荔枝和瑶柱在诗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荔枝代表了甜美与丰饶,而瑶柱则象征着珍贵与华丽。诗人通过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也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一问句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梅花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生动描绘和巧妙比喻,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与清雅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对其独特魅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寻梅十首(其九)

烟芜牧笛不胜哀,梦绕西湖几百回。

应是诗人有馀恨,断桥流水为谁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寻梅十首(其十)

十亩荒园野水边,尽栽梅树不论钱。

珍重木瓢任真率,年年携此醉花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九月廿五夜小雨成雪

秋来多病怯新寒,香冷衣篝梦易残。

夜半忽惊风雨恶,开门雪已满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寄芳洲先生(其一)

山中二十三年约,今日寻诗始得来。

举瓢酌水为君寿,从此登临岁一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