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菱唱数声乍听。载名娃、藕丝萦艇。

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

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

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蕊仙们簇拥着皇上游玩,洁白肌肤似乎害怕湖水的寒冷。
夜晚的霜衣如白纱,冰清的露珠凝结,尘世的繁华洗净。
轻盈的弄玉,绰约的飞琼,淡雅地对着镜子装扮。
深情中,一片碧云遮不住她的娇颜,清影环绕在她身边。
忽然传来菱歌几声,载着名叫娃的少女,船儿被藕丝系住。
雪鸥和沙鹭,昨晚一同入梦,晨风将她们唤醒。
酒后的红晕已退去,脸上微微残留着粉痕,容颜明亮香气清莹。
请问这花儿,能否储存在瑶池中,是否允许它与众多红花并存?

注释

蕊仙:仙女。
宸游:帝王出游。
素肌:洁白肌肤。
波心冷:湖水寒冷。
霜裳:霜白色的衣裳。
冰壶:比喻清澈如冰的露珠。
弄玉:仙女名。
飞琼:又一仙女名。
碧云:形容女子的美。
娇面:美丽的脸庞。
菱唱:菱歌。
名娃:美女的名字。
雪鸥:白色海鸥。
沙鹭:沙滩上的白鹭。
晓风:清晨的风。
酒晕:酒后泛起的红晕。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繁红:众多的红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居仁的作品,名为《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白莲花的诗篇。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这里通过“蕊仙”比喻莲花的洁净无暇,“素肌”形容莲花瓣的洁白如玉。诗人以此表现了对莲花外表之美的赞赏。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清冷月夜中莲花盛开的景象。“霜裳”形容夜晚的寒气,“冰壶凝露”则是指月光下水面上的露珠闪耀。诗人通过“红尘洗尽”表达了莲花之美,超然世俗。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这里的“弄玉轻盈”可能是在比喻莲花瓣间的空隙,如同玉器中精致的雕刻,“飞琼绰约”则是形容莲花的优雅姿态。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莲花的情感,认为它如同碧云,不需遮蔽,自然而美。同时,“笼娇面”、“回清影”则是形容莲花的柔美与其映照在水中的清晰影像。

菱唱数声乍听。

这句话中“菱唱”指的是荷叶间传来的莲花开放时的声音,“数声乍听”则是在表达这种声音的稀疏而又悦耳。

载名娃、藕丝萦艇。

这里的“载名娃”可能是指乘坐着装饰华美的小船,而“藕丝萦艇”则是在形容小船被荷叶缠绕,宛如丝线一般。

雪鸥沙鹭,夜来同梦,晓风吹醒。

这几句描写了莲花生长的环境和诗人与莲花共度之夜的意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酒晕全消,粉痕微渍,色明香莹。

这几句描写了清晨之后,醉酒醒来时的情景。“酒晕”指的是酒意已经消退,“粉痕微渍”则是在形容脸上的妆迹未褪,而“色明香莹”是形容莲花瓣间的清新香气。

问此花,盍贮瑶池,应未许、繁红并。

最后一段诗文通过设问,“问此花”,表达了对莲花之美的赞叹和追问。“盍贮瑶池”可能是在比喻莲花瓣间的清澈水质,宛如珍珠藏于池中。而“应未许、繁红并”则是在表达莲花的繁盛与其不染尘埃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收录诗词(2)

李居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其二)

与君共饱桑门饭,愧我曾非莲社人。

若问生公讲堂事,青山门外自横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其一)

不见诗人老郑虔,谁知衣钵此中传。

尚馀杰阁惊人句,更结今秋未了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画扇

睡起小楼春又残,半垂云袖傍栏干。

杨花飞过鞦韆索,一阵东风作晓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三)玉霄亭

亭亭玉霄峰,列仙皆羽化。

把酒碧桃间,吹箫明月下。

嗟我落尘凡,鹤背应难跨。

夫子真癯儒,好上班麟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