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友人》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悠悠离阔感中年”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接着,“我辈情钟岂不然”一句,直抒胸臆,强调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仿佛是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共鸣。
“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这两句描绘了美好时光与月圆人聚的难得,暗含着对相聚不易、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寄托于鸡鸣声中、雁影之前,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最后,“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诗人以辽阔的空间距离和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无法相聚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坚守,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情谊依旧如初。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