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飞鸣宿食四雁图

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

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江南霜满天。

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

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更迭中雁群的迁徙景象,充满了深沉的自然哲思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首联“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以雁群的迁徙比喻时间的流逝,岁月的轮回,如同帛书般记录着历史的痕迹,穿越时空,抵达遥远的茂陵之前。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相联系,赋予雁群以象征意义,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传承。

颔联“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江南霜满天”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影”与“声”的描绘,营造出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观。雁群的影子与北方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仿佛跨越了边塞的界限;而它们的叫声则在江南的霜天中回荡,传达出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雁群迁徙的壮观景象,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颈联“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则将视角转向了雁群栖息的环境。雨中的芦花显得格外凄凉,夜晚的河洲上弥漫着忧郁的气息;而秋日的田野里,露珠滋润着菰米,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表现了雁群在迁徙途中的艰难与孤独,也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尾联“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悬”总结了雁群的一生,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迁徙,它们始终在追求自由与生存的空间。然而,在尘世间,总有种种束缚与限制,让它们的努力显得徒劳无功。这句诗表达了对雁群命运的同情,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社会中束缚与自由关系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雁群的迁徙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空间、自然、生命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8)

行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天纪

翰苑虞夫子,名闻四海传。

偶携天上月,来系寺前船。

一见如曾识,三生定有缘。

不嫌云卧冷,与我共留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寒食

月暗花明掩竹房,轻寒脉脉透衣裳。

清明院落无灯火,独向回廊礼夜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晓过西湖

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

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人

送子江头水亦悲,更能随我定何时?

垂杨但为秋来瘦,不为秋来有别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