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望日自孝悌坊迁冠盖孙氏第

青芜满古城,白日照大泽。

街荒鸡犬闹,市远喧閧寂。

中有腾腾者,淮阳四年客。

坐偷太仓粟,稳睡而饱食。

平生愿陈力,衰老困逼迫。

何曾一可意,但有百无益。

偷安浅夫志,苟且志士惜。

穷通有天理,誓不安苟得。

朱阳方肇序,春去无辙迹。

怅此复几时,抚事三叹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草覆盖了古城,阳光照耀着广阔的湖泊。
街道荒凉,鸡犬声乱,市场偏远,喧嚣已寂。
人群中有个气定神闲的人,他是淮阳四年的游子。
他坐着享用官府的粮食,安心入睡,丰衣足食。
他一生想有所作为,但老去的困境逼迫他。
何时曾有一件如意的事,只有百般无益的忧虑。
偷安是浅薄者的追求,志士却珍惜每一分努力。
穷困与显达自有天定,我发誓不接受苟且的生活。
春天刚刚开始,但已无踪迹可寻。
感叹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面对世事,我不禁连连叹息。

注释

青芜:青草。
古城:古老的城镇。
大泽:广阔的湖泊。
鸡犬:农村常见的家禽和狗。
喧閧:喧闹。
腾腾者:气定神闲的样子。
太仓粟:官府仓库的粮食。
陈力:施展才能。
困逼迫:困境逼迫。
偷安:苟且偷安。
志士:有志向的人。
穷通:穷困与显达。
朱阳:朱阳,古代对春天的别称。
辙迹:痕迹,踪迹。
抚事:面对世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者在古城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青芜满古城,白日照大泽”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荒废古城与辽阔水泽交融的画面,透露出一种萧瑟而静谧的氛围。紧接着,“街荒鸡犬闹,市远喧閧寂”则展示了古城中街道的荒凉和市场的冷清,只剩下鸡犬之声与遥远的喧哗交织成一种孤独与寂寞。

“中有腾腾者,淮阳四年客”表明诗人是一位在淮阳居住了四年的旅客,他的心情通过“腾腾”一词传达出一种不甘平庸、有志难伸的感觉。接着,“坐偷太仓粟,稳睡而饱食”则透露了诗人生活上的无奈与窘迫,甚至需要靠偷盗粮食来维持生计。

“平生愿陈力,衰老困逼迫”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抱负和对力量的渴望,而现在却因年迈而感到困顿与无奈。诗人自问“何曾一可意,但有百无益”,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选择,感叹过去的努力都未能带来实质的好处。

“偷安浅夫志,苟且志士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这种偷生过日子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与惋惜。最后,“穷通有天理,誓不安苟得”显示了诗人对命运的认识,他认为贫富贵贱皆有天定,不应贪图安逸而失去自己的节操。

“朱阳方肇序,春去无辙迹”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最后,“怅此复几时,抚事三叹息”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慨与叹息,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渺茫无望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在古城中的孤独、无奈以及对生活意义的追问,是一首深刻表达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对莲花戏寄晁应之

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瑶柄。

水宫仙女斗新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彩桥下有双鸳戏,曾托鸳鸯问深意。

半开微敛竟无言,裛露微微洒秋泪。

晁郎神仙好风格,须遣仙娥伴仙客。

人间万事苦参差,吹尽清香不来摘。

形式:

对酒奉怀无咎二首(其二)

我兄改秩令新昌,相望虽远同江外。

君家兄弟数如我,曹南好在庞眉弟。

官微无利沾骨肉,两处强健差自慰。

近来老子还破禅,一女咿哑犹未睟。

形式: 古风

对酒奉怀无咎二首(其一)

城门失火池鱼穷,树头风声酒榼空。

虽贫家妇有旨蓄,一一可口不待丰。

往来曳杖两足健,醉后哦诗双颊红。

最忆南都晁别驾,高歌大笑声如钟。

形式: 古风

对雪呈仲车

学堂岁暮无来客,残雪漫漫风猎猎。

当庭古柳三四枝,老翁携帚收残叶。

二年閒散百事慵,饥寒不自勤锄锸。

囊空甑倒谁复救,典衣买酒将空箧。

人间万事苦难齐,以醉驱愁最奇捷。

丈夫未死谁能测,幽忧何自同儿妾。

饮酣耳热诗兴豪,直上虚空恣凌蹑。

饥喉冻噤谁与解,正藉醺酣得嚅嗫。

少年举白未尝辞,渐老深杯见还怯。

何当共有种秫田,免向官垆走书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