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微雨乍晴,江干晚眺。时正闻陕警,用屯田韵,即依其韵

镜浦过雨,扶小槛,送归帆。春潮昨夜愁添。

正暮烟凝紫,更晴涨拖蓝。

流光冉冉迅羽,柳摇残梦老江南。南雁北归悭。

信息乡山,万里崤函。指夕波明处,但斜照红衔。

新寒。向暝渐紧,上钩休任风帘。

形式:

鉴赏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雨后江边晚景,细腻地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镜浦过雨”,以“镜”喻水之清澈,雨后镜面般的水面映照出四周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扶小槛,送归帆”,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倚靠栏杆,目送归航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春潮昨夜愁添”一句,将春潮与诗人的情绪联系起来,春潮的涨落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正暮烟凝紫,更晴涨拖蓝”两句,运用色彩对比,描绘了一幅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江面景象,紫色的暮烟与蓝色的晴空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流光冉冉迅羽,柳摇残梦老江南”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流光似箭,如同飞鸟掠过,而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句中的“残梦”二字,既指梦境的破碎,也暗含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南雁北归悭”一句,借南雁北归的季节性迁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信息乡山,万里崤函”则直接点明了对家乡的思念,无论距离多么遥远,心中始终牵挂着那片熟悉的土地。

最后,“指夕波明处,但斜照红衔”描绘了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形成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而“新寒。向暝渐紧,上钩休任风帘”则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寒意渐浓,提醒人们适时关窗,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忧虑或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雨后江边晚景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慢.彊村赋此调,末阕用汉乐府上邪诗意,爱其奇横悲壮,效颦为此

晚寒酽、沈云罥网,细雨微缬。帘际酸风乍掣。

霏花渐酿暮雪。记昨夜、星辰前夜月。

小楼畔、绿酒香冽。

怅赠佩、传笺俊游侣,今宵惇轻别。思结。

梦中翠管凄咽。念雾鬓、烟鬟惊鸿态,楚楚清露怯。

嗟凤思鸾愁,都付啼鴂。

怨歌断阕留泪痕,看取斑斑泪血。

瀛海尘飞红桑折。银云浦、暗停画楫。

旧盟稳、瑶缄回荩箧。在天愿、比翼鹣鹣万籁寂。

灵犀肯向笼鹦泄。

形式:

六丑

镇看花泪眼,悄立遍、池头凝碧。

晓钟乍临,芳晖惊过隙。一逝难觅。

望帝魂归夜,旧时台榭,剩断红狼藉。

零环碎佩添萧瑟。絮影空迷,箫声旋寂。

佳人更无消息。但苔痕袜印,犹认香迹。留君今夕。

对清尊易泣。万里青芜苑,非故国。江关老去词客。

便重逢镜里,玉颜殊昔。阑干外、燕愁莺歰。

君不见、日暮东风,御柳可怜行色。

芳华怨、莫问天北。纵锦笺、遍写相思字,何由寄得。

形式:

无闷

花外琼箫,春色二分,肠断曲屏山底。

正远梦醒初,篆烟香腻。

小槛霏红万点,渐化作、濛濛燕支泪。

又踏青期误,丝痕絮影,尽随流水。憔悴。遣无计。

怅钗约镜盟,浅深芳字。问天际、微波玉人归未。

旧恨东风漫省,更添送、新愁鹃声里。

还怕剩、一角斜晖,又被乱莺啼坠。

形式:

解连环.用梦窗韵

万愁纡结。渐黄昏荡暝,暮寒无极。

正倚楼、凉月窥人,对衰翠怨红,雁边秋色。

梦里婵娟,早魂断、玉京天北。

尽哀蝉韵咽,数尽坠欢,总成相忆。年芳自怜浪掷。

又霜前细菊,潘鬓添白。

凭画阑、西望关情,试回首长安,乱云凝碧。

欲托微波,趁双桨、沧江烟汐。

指吴皋、夜长露冷,甚时寄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