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洙之徽州省亲

去年沙头柳堪折,与尔严君惜离别。

今岁沙头复送君,柳条拂面花如雪。

新安今去问平安,莫叹严君尚冷官。

胡瑗由来布衣士,郑虔不厌坐毡寒。

看君亦是奇男子,白面疏眉有如此。

怀里琅玕人未知,手中结绿谁堪比。

别后秋风归未归,他乡应复念慈闱。

经过莫上滕王阁,辛苦须缝莱子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送林洙之徽州省亲》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林洙前往徽州探亲的情景。首句“去年沙头柳堪折”,以折柳赠别象征离愁,暗示了去年的分别;“今岁沙头复送君”则将今年的场景与去年相呼应,柳条轻拂,花如雪,画面清新而感伤。

诗人鼓励友人“新安今去问平安”,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祝愿,同时宽慰他不必为官微而忧虑,“莫叹严君尚冷官”。“胡瑗由来布衣士,郑虔不厌坐毡寒”两句引用典故,以胡瑗和郑虔自比,表达他们虽身处困境仍坚守节操的精神,希望友人也能保持这种品格。

接着,诗人称赞林洙“看君亦是奇男子”,赞赏他的内在品质,而他的才华“怀里琅玕人未知,手中结绿谁堪比”则暗示了未被世人充分认识的潜力。最后,诗人深情叮嘱“别后秋风归未归,他乡应复念慈闱”,希望他在外勿忘亲情,同时提醒他旅途艰辛,要像古人那样节俭度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婉,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和勉励,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连江陈氏春晖堂

谖花媚凉秋,慈竹后霜色。

春草同生雨露荣,寸心莫报阳春泽。

以兹感激念春晖,薄俗如君孝养稀。

三时每供茅容膳,五色都缝莱子衣。

他人朝夕唯甘旨,温凊何曾得亲喜。

菽水而今不尽欢,萧萧风木徒为尔。

知君閒门野水滨,青山独树孟家邻。

清时正尔观风教,锡类唯应及里人。

形式: 古风

书渔樵耕牧四画(其一)

扁舟夜唱沧浪曲,朝饭兰皋爨湘竹。

垂杨轻拂鲤鱼风,千丈春潭晓未绿。

日暮双双得紫鳞,渔家生计任长贫。

豪门绮席银丝脍,愧尔渔郎多苦辛。

形式: 古风

书渔樵耕牧四画(其二)

山人岂是悠悠者,何事樵歌孟诸野。

萧条茆舍住寒村,生小何曾识县门。

东邻作商走风雪,西家为郎叹离别。

人生未必胜樵夫,朝朝暮暮对妻孥。

形式: 古风

书渔樵耕牧四画(其三)

石田新雨苔花碧,禾黍秋香百馀石。

谁教酿作瓮头春,醉里看山了残帙。

读书何必问时清,纵有荒年莫废耕。

鹿门精舍青山里,春去秋来无宦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