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天远树冥冥。

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应是困瞢腾。

问心绪、而今怎生。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翻译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
天远树冥冥,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
应是困瞢腾,问心绪、而今怎生。

注释

三三五五:指数量不规则的行人或事物。
短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设施,有长亭和短亭之分。
解:懂得,知道。
送人行:送别行人。
天远:天空辽阔。
树冥冥:树木茂密,显得深远。
好梦:美好的梦境。
才成又惊:刚刚开始就突然被打断。
夜堂:夜晚的厅堂。
小楼:小楼阁。
钟断:钟声停止。
归路已闻莺:回家的路上已经能听到黄莺的鸣叫。
困瞢腾:困倦迷茫的样子。
心绪:心情,情绪。
怎生:怎么样,如何。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太常引》,出自宋代文学家沈端节之手。全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天远树冥冥。怅好梦、才成又惊。"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三三五五指的是路途的曲折,短长亭则是送别之地。"都只解"意味着每个人都在解缰绑,即将分别。"天远树冥冥"表现了天边树木的迷离感,增添了一种无尽的愁绪。而"怅好梦、才成又惊"则是说刚刚形成美好的愿望或梦想,却又被惊醒,这里暗示了人生易逝,梦想难以长存。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应是困瞯腾。问心绪、而今怎生。"

最后四句则描写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思索。"夜堂歌罢"和"小楼钟断"构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而"归路已闻莺"则是说归途中已经听到了燕子的叫声,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应是困瞯腾"这里的"瞯"字形容的是眼睛疲惫的样子,意味着作者可能因为思念而难以成眠。最后的"问心绪、而今怎生"则是在询问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刻该如何自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夜晚独处时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易逝、梦想难以长存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理挣扎。沈端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才情。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二)

凭阑独。南山影蘸杯心绿。杯心绿。

悠然忽见,卧披横轴。西风暗度钗梁玉。

手香记得人簪菊。人簪菊。无穷幽韵,细看不足。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如梦令

雨后轻寒天气。玉酒中人小醉。

乍报一番秋,晚簟清凉如水。忺睡。忺睡。

窗在芭蕉叶底。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江城子

秋声昨夜入梧桐。雨濛濛。洒窗风。

短杵疏砧,将恨到帘栊。

归梦未成心已远,云不断,水无穷。

有人应念水之东。鬓如蓬。理妆慵。

览镜沈吟,膏沐为谁容。

多少相思多少事,都尽在,不言中。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行香子

烟淡回塘。月浸疏篁。一枝□、压尽群芳。

翛然风度,玉质金章。有许多情,许多韵,许多香。

中酒情怀,琢句心肠。倚屏山、子细端相。

冰芽初试,柑子新尝。更绮窗前,冰壶畔,看匀妆。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