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尹四孝廉柏亭下第归里二首(其一)

世何爱桃李,桃李多妖姿。

世何爱杨柳,杨柳多柔枝。

妖姿易消灭,柔枝易摧折。

遑复计岁寒,相见成怿悦。

华言互相倾,欺妄联同声。

赋性苟木讷,噂沓憎无能。

文词贵朴老,今人竞佻巧。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

归去东海头,涤荡祛隐忧。

学品唯自信,努力事姱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感慨与反思。开篇以桃李、杨柳的妖娆与柔弱比喻社会上那些易于被欣赏、却也易于被摧折的品质或人才。接着,诗人指出这些“妖姿”和“柔枝”容易消逝,暗示了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对真正价值的忽视。

“华言互相倾,欺妄联同声。”这两句描绘了社会中虚假言论盛行,人们为了迎合而相互吹捧,甚至不惜编造谎言的现象。诗人对此表示忧虑,认为这种风气不利于真实价值的体现。

“赋性苟木讷,噂沓憎无能。”这里诗人批评了社会对朴实、不善言辞之人的偏见,认为他们常常受到误解和排斥。这反映了社会对个性和真实性的压抑。

“文词贵朴老,今人竞佻巧。”诗人强调了文风应追求质朴与老练,反对现今社会中追求华丽辞藻的风气。这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中真实情感表达的重视。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通过对比瑾瑜(美玉)的珍贵与自我炫耀的行为,诗人表达了对真正价值被埋没的遗憾,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和珍惜真正的宝藏。

最后,“归去东海头,涤荡祛隐忧。学品唯自信,努力事姱修。”诗人鼓励友人回归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坚持自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养来提升自己。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自身价值观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清代社会中的一些弊病,如浮夸、虚伪、对真实价值的忽视等,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风气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尹四孝廉柏亭下第归里二首(其二)

神鲤困泥沙,身命亦何轻。

风雷一朝会,飞腾众所惊。

盲俗无定见,毁誉随时更。

昔日谗谮子,身贵来佳名。

君当效鸾鹤,奋翼起高鸣。

郁郁守蓬荜,谁能谅其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孙烈妇(其一)

人生如秋萚,随风递飘落。

年命如朝霜,倏忽晞骄阳。

人鬼互为邻,今古缩朝昏。

朝昏日哀哭,天地何不仁。

大义联夫妇,和鸣若琴瑟。

男儿重功名,安能免离别。

忍泪强相勖,柔肠暗摧折。

疑惧正徘徊,遽尔成永诀。

岂复贪馀生,展转空泣血。

何如觅泉台,犹得死同穴。

形式: 古风

孙烈妇(其二)

郎去京华道,妾望西湖滨。

功名旦夕成,欢爱亦相因。

情敬方缠绵,比翼忽乖分。

旅魂招不来,惝恍空留连。庶几堕天?,山岳通精魂。

吁嗟年少妇,矢志金石坚。

金石不苟完,烈女不苟全。

携手游夜台,悲啸转欢言。

玉颜期速朽,贞性还乾坤。

幽足钦神鬼,明亦动九阍。

形式: 古风

节寿诗为邓主事锡礼伯祖母汤太孺人八秩初度

造物无缺陷,人生罕奇节。

万类转鸿钧,灵蠢递生灭。

秀气之所钟,树立迥殊绝。

邓君伯王母,赋性如冰雪。

百年笃坎坷,适以成贞烈。

十八丧所天,吊影啼孤鴂。

痛欲殉九京,高堂念方切。

俛首事翁姑,儿职代无缺。

犹子锡礼父,茕茕四龄孑。

保抱如亲生,注望隆阀阅。

恩勤未及立,遽尔随电掣。

太君偕幼嫠,性命相依结。

是时锡礼君,襁褓犹未脱。

众雏仰重慈,存孤互提挈。

天意酷诸孙,母氏复永诀。

柩下绕孩啼,索亲泪成血。

酸声剌慈耳,听之心惨裂。

哀哀寒无衣,未寒谋补缀。

嗷嗷饥求餐,未饥筹餔啜。

熊丸助精修,策励希英杰。

经史穷精微,诗文悬日月。

教育冀有成,劳肩庶可歇。

次第愿有家,襟缡联名阀。

新妇灿成行,云仍绵瓜瓞。

事事身自亲,勤劬心力竭。

戚里称贤淑,天家褒纯洁。

一生历崟崎,坚白老磨涅。

皇天鉴德操,昌后巍科掇。

铨部授分司,太君年大耋。

乞假被新荣,称觥承慈悦。

懿轨播京华,瑶草遍贤哲。

锡礼真贤孙,成名慰白发。

太君顾之笑,欢极反悲怛。

回首忆诸艰,泪下声呜咽。

鹤发映霞篁,玄芝采盈襭。

松柏色不寒,云鸾奋丹穴。

禄养正无疆,食报非饕餮。

伊余愧不文,巴词为细述。

岂足备风诗,表微励闺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