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韩日缵所作的《送黄亮垣归省》其三,通过“无奈乡心剧,看君独著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情感与不舍。诗句中“乡心剧”描绘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独著鞭”则展现了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接着,“祇因供菽水,不为忆林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友人归乡的真正原因——为了照顾家人,而非追求隐逸生活。“祇因”二字强调了归乡的动机纯粹,而“供菽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平凡与责任,体现了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莱子斑衣日,相如负弩年”这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孝经》中的“莱子斑衣”和司马相如的“负弩”,前者象征着孝顺父母,后者则暗示着官职显赫。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巧妙地将友人的归乡行为与古代孝道和仕途成功相结合,既赞美了友人的品德,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故山宁久卧,清庙待朱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能享受宁静生活的期待,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如同清庙之中的朱弦,寓意着友人不仅在家中能安享天伦之乐,也能在社会上有重要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感慨,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