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忧虑。"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场景,诗人站在金陵城上的西楼之中,倚靠着清澈的秋空,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则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夕阳如血,金辉灿烂,照耀着大江,水波荡漾,这景象不仅美丽,而且也带有一种悲凉之感。
然而,诗人心中的忧虑并未因为这份美景而消散。"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黄河流域一带,"簪缨散"则形容战乱之后社会秩序的崩溃。诗人在问,当这片乱世何时才能恢复安宁?
最后两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诗人似乎已经无力回天,只能尝试着去感受那份悲凉之情,让心中的悲哀随风飘散。"过扬州"则是说诗人将继续他的旅程,走过那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名城——扬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国家未来不安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
浮生事。长江水。几时闲。幸是古来如此、且开颜。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沈。凄断馀香残梦、下层城。
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当年两上蓬瀛。燕殊庭。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霓旌散。海鸥轻。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