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持正司理解官

人生会合难,四海皆兄弟。

解后若为寮,为情乃其至。

严陵虽陋邦,山水固佳致。

宦游于其间,亦未为失计。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

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圣门有格言,胡不慥慥尔。

险夷融一心,相与共守此。

维君更直谅,多闻且知礼。

责善有忠告,规失无因避。

人或苦难合,我匪以为具。

始如石落落,终似旂旎旎。

入议必追联,出游必连轨。

朝夕恃驩比,同襟能有几。

君今先我去,落漠将何委。

政此黯销魂,临分不我鄙。

绝无儿女悲,慨慷及治己。

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

达人宏大观,曲士局偏倚。

偏倚狭一隅,爱恶无公是。

大观归众善,宽平有馀地。

理义固无穷,虚心知所止。

感君谦自牧,使我愁翻喜。

还以作赠言,相观要终始。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相聚不易,四海之内皆兄弟。
分别后如何共处,情谊才是最深沉。
严陵虽是小地方,山水景色却优美。
在外做官也是不错的选择。
唉,我们这些人,追求并非名利。
行为定要正直,言论必以道义为根基。
圣贤留下的教诲,为何不坚定实行呢?
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同心协力坚守原则。
你尤其公正诚信,博学且懂礼节。
你总是忠言劝善,纠正过失无所畏惧。
别人可能难以相处,但我并不这样认为。
起初像石头般刚硬,最终却柔情似水。
参与讨论时紧密相连,出行也同行不离。
朝夕相伴欢笑,这样的友情能持续多久呢?
如今你先我而去,我将何去何从感到迷茫。
此刻心中充满哀伤,离别之际并未嫌弃我。
没有儿女情长,只愿你能自我反省。
听闻先贤曾言,万物皆有同一道理。
通达之人有开阔的视野,狭隘者则偏执一隅。
偏见源于一隅,爱憎缺乏公正。
开阔的视角包含众多美德,宽容和平等有余地。
道理和正义无穷无尽,虚心才能有所止步。
感佩你的谦逊自律,让我忧虑转为欢喜。
以此作为赠言,让我们共同看待始终如一的关系。

注释

会合:相聚。
陋邦:偏远的小地方。
失计:错误的决定。
志:志向。
名利:名声和利益。
正:正直。
义:道义。
慥慥尔:坚定地实行。
险夷:顺境逆境。
直谅:公正诚信。
规失:纠正过失。
具:完备,齐全。
石落落:刚硬。
旂旎旎:柔情似水。
连轨:同行。
驩比:欢笑相伴。
委:托付,安排。
黯销魂:心情沉重。
鄙:轻视。
治己:自我修养。
先儒:古代的学者。
大观:开阔的视野。
曲士:狭隘的人。
公是:公正的标准。
虚心:谦虚。
翻:反转,变为。
赠言:临别赠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侨送别友人施持正司理解官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品质的推崇。诗中提到人生相聚不易,朋友间应如同四海兄弟般亲近。施持正虽然出身简陋,但山水之美足以陶冶性情,他在仕途中选择也是明智的。诗人强调了朋友们共同追求正义和道义,遵循圣人的教诲,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同心协力。

诗人赞扬施持正正直宽容,善于提出忠告,对于朋友的过失也能坦诚相告。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如同石落落而坚定,又如旌旗飘展般和谐。然而,面对施持正的离去,诗人感到孤独,但仍能从他的谦逊和自我修养中找到安慰,这让他转忧为喜。

最后,诗人以赠言的形式,鼓励施持正保持初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真理,以理性和公正为准则,做到物我合一,不偏不倚。整首诗情感真挚,富含哲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85)

徐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莺兮歌

莺兮莺兮载好音,羽毛自珍兮藏山林。

春出依柳兮秋隐林深,丘隅有木兮游知所止。

睍睆求友兮期远匪比,出处有度兮观者为仪。

温乎其声和兮,听者心夷。

莺兮□其禽乎,其禽之君子欤。

形式: 古风

宿野墅五更窗月照瓶中老梅清甚有感

桃李纷纷一饷花,风清月白老生涯。

取之无尽山林藏,求而有馀农圃家。

游是理中无愧慊,乐吾心处是荣华。

较他弦管凄凉地,卮酒杯羹总自奢。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常自在歌

常自在,常自在,莫受物触随变改。

心常澄太虚,胸常涵沧海。

志常明秋霜,气常融春霭。

常自在,常自在,莫或欺心旋遮盖。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万物森森在吾下,我自小之自伤害。

常自在,常自在,诗书乐处安精神。

道义合时行身世,贫何足嗟,贱何□嘅,富何足淫,贵何足泰。

静惟饬身而无愧,动惟利□而尽爱。

常自在,常自在,此外何求哉。

有时诗一篇,有时酒一杯。

庭花野草为宾友,清风明月相追陪。

陶吾真兮适吾性,常自在。常自在,何处有愁来。

形式: 古风

欲雨雪而晴

云冻雨无脚,寒凝霜有毛。

却能开霁色,爱日炫初晴。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