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辱国人争嗤肉食,不才我亦厌儒冠。

赪来鲂尾如游釜,怒到蛙声直为官。

往日几成天上事,举家疑是梦中看。

纵然沟壑平生志,未便杞人强自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辱国人争嗤肉食,不才我亦厌儒冠”,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偏见与歧视。“辱国人争嗤肉食”描绘了社会上对吃肉行为的贬低与嘲笑,“不才我亦厌儒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为读书人的自我反省与厌倦,暗含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

颔联“赪来鲂尾如游釜,怒到蛙声直为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反思。赪(红色)与鲂(鱼名)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而“怒到蛙声直为官”则以蛙声喻指社会的喧嚣与混乱,暗示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导致的社会动荡。

颈联“往日几成天上事,举家疑是梦中看”,诗人将过去美好的事物比作“天上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举家疑是梦中看”的描述,暗示了家人对于当前生活的不确定与迷茫,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忧虑。

尾联“纵然沟壑平生志,未便杞人强自宽”,诗人以“沟壑”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理想的态度。然而,“未便杞人强自宽”则在肯定个人追求的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过于乐观,暗示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担忧与对未来的审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复杂感受,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理想与希望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遣兴

春来贼祲日愁余,幸见良苗出水馀。

奋起群思黄石路,宽征乍下紫泥书。

家欢妇子当新后,野抃农夫喜雨初。

但使时清年大有,茂陵甘病马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荷花

无端海内日风尘,犹有看花自在身。

叶叶清风香沁骨,对君疑作避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青莲昌黎集

笑指诗文数仞墙,非能入室漫升堂。

青编自许容兹客,白首还宜老是乡。

原道微言开两宋,谪仙高格冠三唐。

少陵以上龙门在,了得匆匆百载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雨连旬日,朝朝守旧庐。

有怀思志士,无语赋闲居。

买药妻多病,挑灯弟问书。

鲸波犹未靖,酬世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