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学者康有为所作的《论书绝句》系列中的第六首。诗中他以书法艺术为主题,赞扬了琅邪地区(可能指琅琊台或琅琊山一带)的书法成就,尤其是茂密繁复的字帖集成了精妙的书法章法。诗人提及“郙阁褒斜”,这可能是对古代某著名碑刻如《郙阁颂》或《石门颂》的借代,强调其书法的精湛。他还提到了“熹平”和“彦云铭”,暗示了汉代的熹平石经以及彦云碑等经典碑刻,意在表达对传统书法规范的尊重和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康有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兴趣和对传统技艺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书法教育和传承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