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藻斋观元鲜于伯机草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子

虎林隐吏困学民,风流自拟晋宋人。

晚年裘马气俱敛,落纸具有湖山春。

草书雄壮妙入神,上追米薛下笔亲。

泥中挽车何笔法,亦如舞剑师裴旻。

嵇康《绝交书》最古,七不堪辞山吏部。

抱琴自为鸿飞高,肯向尘埃薄汤武。

柳阴无暑贵客来,不闻不见驱车回。

《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

右军将军曾属笔,摹本鲜于复其一。

龙腾雨坠奇势存,想见临池心手疾。

同时几辈成烟云,此卷幸迟松雪焚。

六丁雷电取不得,知子守护诚辛勤。

辛勤守护何人识,断楮零缣增太息。

墨池昨夜瘦蛟横,山雨吹窗晚风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万光泰的诗,以元鲜于伯机所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子为题,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风骨的敬仰与感慨。首句“虎林隐吏困学民”暗指书卷主人的低调与才情,接下来的“风流自拟晋宋人”则赞美其书法风格与晋宋名士相媲美。

诗中提到“草书雄壮妙入神”,赞扬了伯机草书的精湛技艺,将米芾、薛稷的笔法融会贯通,并以裴旻舞剑的豪迈形象比喻其书法的力度与神韵。诗人接着引用嵇康的《绝交书》和柳阴贵客的典故,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借《广陵散》的失传,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惋惜,同时也对元伯机能保存珍贵卷轴的赞赏。最后,诗人感叹墨迹的珍稀与保护者的不易,以“墨池瘦蛟”、“山雨吹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庄重的氛围。

整首诗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寓言抒怀,既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7)

万光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舟淮安城西历游湖上诸园晚归迟月(其一)

长堤如井眉,城邑在井底。

平畴通酒垆,斜陌截腥市。

缘溪见渔父,迷路问芦子。

才遵短彴行,却喜单舟舣。

晴沙秋练净,远绿春烟靡。

数湾迹已深,一席轻可使。

微吟聊自赏,默会兴何已。

停桡复潭阴,草色动圆水。

形式: 古风

泛舟淮安城西历游湖上诸园晚归迟月(其二)

林庐在水次,纬壁皆赤芦。

不为华丹饰,未失渔钓徒。

粉箨放新竹,锦英缠朽株。

熙熙数邻家,窥客衣短襦。

终年饱淮米,复饱鱼与蓏。

农桑洵可乐,金紫诚奚须。

啼烟一鸠应,拂水双燕俱。

感时春令过,伤远羁情孤。

长轩更流憩,细谷平风湖。

形式: 古风

泛舟淮安城西历游湖上诸园晚归迟月(其三)

枚生作赋处,垂柳青依依。

东皇妒青眼,团作飞绵飞。

攀条欲赠远,绕树风吹衣。

流萍俄已满,晚日将无归。

历历鹭依岸,明明鱼拥矶。

潜闻芦雨涩,尽卷蒲烟微。

栖禽噪林隙,孤磬开僧扉。

明镫水面静,圆月城隅辉。

却顾共游处,乱云迷夕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香河车中晚行

乘黑辞店门,落月犹在屋。

冒寒度冰河,夹岸起群鹜。

微霜洒冻面,侧望半枯渎。

菱藕萧条空,渚洲窈窕复。

双输曳麦垄,历块何碌碌。

下有豚耳蔬,时误拂马腹。

是皆瘒瘃妇,拮据备冬蓄。

民生职在勤,物理报亦速。

高城忽在迩,灰壒眯两目。

解鞍息前林,草率具汤沐。

凝云沈断堞,孤塔耸平陆。

古道一徘徊,残碑半堪读。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