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司园亭十咏(其八)茅庵

竹间构圆庵,所向自潇洒。

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

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章楶以运司园亭中的茅庵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首句“竹间构圆庵,所向自潇洒”,开篇即点明了茅庵的位置——在竹林之间,构建得圆润而雅致,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洒脱感。这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布局,也暗示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接着,“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竹林中鸟儿的活动,它们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山野的宁静与生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自然之美。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界的生物具有了人的灵性,更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射。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静坐冥想,得以窥见内心的真实,认识到世间万物的虚幻本质。这种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和“返璞归真”的思想。

最后,“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一句,诗人劝诫人们不要轻视这方小小的天地,它足以让人的心灵得到安宁,如同驯服了奔腾不息的意念之马。这句话既是对前文意境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中的茅庵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境中所体验到的心灵状态,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

章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
  • 生卒年:楶音:杰)(1027-1102

相关古诗词

运司园亭十咏(其九)水阁

架木浮水中,略彴通孤岛。

扶疏花影反,泼刺跳鱼小。

风月所得多,经营信云巧。

隐几寂无人,朱兰萃幽鸟。

形式: 古风

运司园亭十咏(其十)小亭

花边二小亭,双跨清渠上。

规模虽甚隘,幽僻良可赏。

幸依佳木阴,未羡大厦广。

不足延赏朋,携筇常独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湖当荆楚百川会,江自岷峨万里山。

形式: 押[删]韵

蜀先主庙古柏

武侯翊汉嗣,始欲大神器。

天命固有常,云雷极屯否。

流星坠武帐,万卒摧锐气。

孤负卧龙心,三顾君臣意。

庙貌今寂寥,握节空垂泪。

兴废事徒然,无以穷往志。

陵前古柏树,千丈起平地。

根大压巨鳌,心虚藏野燧。

风动虬龙枝,雷雨随声至。

疑是虚空间,神明专拥庇。

不尔千万年,突兀无枯瘁。

观柏又惨然,念侯功业炽。

功业亘无穷,与柏共苍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