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从来国色玉光寒,昼视常疑月下看。
况复此宵兼雪月,白衣裳凭赤阑干。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月色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第一首诗中,“从来国色玉光寒”形容月色如玉般清冷,白天看去也似在月下,强调了月光的皎洁与寒意。诗人身处雪月之夜,身着白衣倚靠栏杆,更显孤独与沉思。
第二首诗是王彦泓的《寒词》系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赋秋词的回忆,以及如今离散后的诸多感慨。岁末时分,诗人触景生情,月夜冰霜与刺骨寒风触发了他的思绪,梦境与酒杯中的灵感交织,创作出这些“寒词”,旨在引领春天的到来。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季节转换的象征意味。
两首诗都以月亮为媒介,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
不详
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吴绫拂体也生痕,初用轻纱别样温。
半旧欲更心未忍,乍裁时节最承恩。
霜晨短景本无多,不奈萦肠此事何。
办得欢前行一遍,回踪已是暮鸦过。
雪压红楼照座明,旋添香兽暖银笙。
玉人相顾时时笑,喜听冰条落砌声。
娇病生憎酒气烘,尊前长捧玉杯空。
无端阿姊询闲事,氲得羞红似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