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梁有誉的《咏怀(其九)》描绘了一幅烛光映照天地的景象,其中蕴含哲理。"烛龙腾遐辉,离照亘天衢"运用神话中的烛龙形象,象征着光明远播,照亮了广阔的天空之路。然而,"室隙受馀光,徒能耀一隅"暗示了即使微弱的光芒也无法普照全局,只能局限于小范围。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世间万物的道理,"物理固殊鉴,各随贤与愚",意思是事物的本质如同镜子,反映出持有者的智慧或愚昧。接下来,诗人以"楚客倒沧海,提携得明珠"比喻,将珍贵的明珠比作才华或美德,被有识之士发现并珍视。
然而,"重宝不见赏,抱价增烦纡"表达了明珠未被赏识的遗憾,拥有者因此感到困扰和忧虑。最后,"掩袂卧空谷,孰知中所须"描绘了主人公孤独无奈地隐居,无人理解他的价值所在,揭示了内心的苦闷和不被理解的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才华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社会识别贤才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