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秉钝对侍御钟心渠的和作。诗中表达了对钟心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与自省。
首联“正色霜台羡国华,庙堂忧急愧匏瓜”,以霜台象征国家的正直与尊严,表达了对国华(国家的精华)的羡慕。同时,诗人自比为匏瓜(一种无用的植物),在庙堂之上深感忧虑与急迫,暗示自己在国家大事面前的无力与愧疚。
颔联“禁中午夜宽前席,海内文章仰大家”,描述了钟心渠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深夜仍与君主交谈,显示出其学识渊博,海内的文人学者都仰慕他的才华。这里通过“宽前席”这一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钟心渠受到的尊敬与重视。
颈联“汉节雅宜推揽辔,楚歌谁复拟传芭”,将钟心渠比作汉代的使者,赞扬其外交才能,同时也暗含对钟心渠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的智慧与能力的肯定。而“楚歌谁复拟传芭”则可能是在表达对钟心渠文学造诣的赞赏,暗示其作品如同楚歌般优美,无人能及。
尾联“数回梦到书帷地,何日从容话五车”,表达了诗人渴望与钟心渠深入交流的愿望。诗人多次在梦中回到充满书籍的书房,期待有一天能够与钟心渠从容不迫地谈论学问,展现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友谊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钟心渠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学识追求与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