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踪到寺似投林,我与寒泉共一心。
坡老来如前日事,慈云閒作本山阴。
坚苍入骨嵌岩树,曲折沿流绕指琴。
未识诸天定何意,佛香遥送过前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八月二十七日再次来到龙井寺的所见所感。他将自己的行踪比作鸟儿归巢,表达了对寺庙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回忆起坡老(苏轼)昔日的情景,仿佛历史重演,而寺庙的慈祥氛围如同山阴般宜人。他细致地描绘了山岩间的苍劲树木,以及溪流边的琴声回荡,暗示着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诗人疑惑天意难测,只能感受到佛香飘过山岭,传递着神秘而深沉的气息。整首诗以个人游历为线索,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禅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哲思。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残柳新芙晚更幽,湖天沉寂一当楼。
乱鸦脱叶参差暮,单雁重云夹带秋。
旧事已乾丛菊泪,閒心难繫故园舟。
危阑尽处从孤倚,搅入边风画角愁。
晚禽啼罢梦初回,绕砌芳兰几度开。
山月常看杯引满,松风不为世悲哀。
临流栖鹭同閒影,过雨寒花笑独来。
天末凉风归雁尽,有谁乘兴破苍苔。
短瓢亲浥爱澄澄,巨瓮行担笑未胜。
试茗安能妨夜睡,倾瓶聊可漱晨兴。
松风一往萦残梦,石磴何时坐并肱。
空说清游住尘界,中心无那醉瞢腾。
文笔堂堂一世豪,养亲满意屈閒僚。
秋来瘦菊灯前影,深巷谁过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