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

老衲石林迹,诗禅直到今。

乱泉双涧落,修竹四山阴。

出世消尘劫,频过长道心。

同侪多胜概,吾独怅幽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朝诗人奚冈的《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老衲石林迹”暗示了诗人身处古老的禅林之中,足迹留存于石径之间,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痕迹。接下来的“诗禅直到今”表达了诗人对禅意诗歌的执着追求,将禅宗的精神融入诗作之中。

“乱泉双涧落”描绘了山间泉水从两旁的溪涧跌落的动态景象,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而“修竹四山阴”则展现了四周修长的竹子在山阴处摇曳,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环境。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传达出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主题。

“出世消尘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烦恼的超脱,以及希望通过隐居生活来度过尘世的苦难。“频过长道心”则揭示了诗人频繁地走过长长的山路,以深化自己的内心修炼和修行道路。

最后两句“同侪多胜概,吾独怅幽襟”表达了诗人与同伴们一同游历,欣赏美景,但自己却因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幽深心境的感慨而感到与众不同。整首诗以禅意山水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反思的情感。

收录诗词(4)

奚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上晚归

晚来湖上景,浑似雨中看。

云气沈山黑,烟痕带水宽。

磬清知寺近,镫远到城难。

荡漾凭舟子,孤吟吾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夙昔抱微尚,溪山嗜幽讨。

况兹风日佳,招携得朋好。

芒鞋蹋白云,人影乱芳草。

夹道繁荆榛,到门荫松筱。

略彴自逶迤,清泉一泓绕。

何年峦翠中,凿此金鱼沼。

阇黎揖迎宾,骨相清且老。

坐我青豆房,净域尘不扰。

石鼎煮新茶,山厨饭香稻。

乘兴入岩洞,缭曲景幽窅。

须臾缘磴上,如行众树杪。

快观磨崖碑,笔势最夭矫。

云是涑水书,前辈每稽考。

岁久苔藓侵,拂拭劳手爪。

悔不响拓归,装潢成墨宝。

斜阳闻寺钟,出谷循故道。

鼓棹向中流,舟轻疾于鸟。

烟水何濛濛,云峰殊杳杳。

回首望南屏,断塔挂林表。

形式: 古风

晓登灵岩

晓闻灵岩钟,遂入灵岩路。

石磴转百盘,山花泫春露。

白云与空翠,苍茫色交互。

须臾旭日升,禅关散轻雾。

井歇银床鸣,廊绝香屟步。

何须问遗踪,繁华久非故。

凌空一纵目,好景悉奔赴。

点点太湖帆,重重茂苑树。

金阊十万家,朝霭迷濛处。

望欲尽句吴,更上琴台去。

形式: 古风

同王兰泉张少华曹来殷遂初园看梅信宿作歌呈拙庵吴丈

灵岩山势何崔嵬,越来溪水相潆洄。

山崖转处樵路断,草堂恰对溪光开。

入门襟袖袭芳气,修途一径循兰陔。

晴空点点落香雪,移来千树西山梅。

临池一株更奇绝,浮查横卧黏枯苔。

形势定为百年物,霜皮铁干知谁栽。

山家位置见真率,杂以桃李杉枫槐。

交柯接叶互相映,花光隐现明珠胎。

先生六十气尚孩,手携鸦觜芟蒿莱。

古貌古心两相似,清风飒飒飘于䰄。

预遣平头设枕簟,频招上客倾樽罍。

花前列座斗韵语,催诗更进流霞杯。

辋川旧游有传刻,可无高咏追王裴。

当筵授简忽自失,松声万壑何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