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景象中的一丝落寞情绪。"又见春城散柳棉",诗人以春天的典型意象——柳絮纷飞,暗示时光流转,旧岁已去,新一年的开始。然而,"无聊人住奈何天",诗人自称为"无聊人",流露出一种无所适从、百无聊赖的情绪,对眼前的春景似乎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感到无奈。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高处的琼台,"琼台高处愁如海",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海一般深广,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和无尽的哀愁。最后,诗人质疑"未必楼居便是仙",即使身居高楼,享受着看似超凡的环境,是否就能摆脱世俗的烦恼,成为真正的神仙呢?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吕碧城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