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傅子楫德安教授

京师仲冬月,天气寒栗冽。

客怀已无欢,况与故交别。

先君昔教临江时,我亦携书侍讲帷。

春风游泳泮池上,惟君与我最相知。

君心磊落怀奇宝,自分青云致声早。

一从领荐上京华,拜官得似儒官好。

蕲州振铎经几年,广海旋闻席再迁。

栾城契阔三载馀,又闻书考来朝天。

相逢顿觉容发改,却羡当时好风采。

论心但喜别怀舒,话旧犹看故情蔼。

只今南去沐荣恩,尽道德安风俗淳。

朝回相送情匆匆,作诗聊以申殷勤。

征车轧轧金台路,落日风沙渺烟树。

人生聚散胡尔为,况乃相看各迟暮。

君行远道勿蹉跎,正值岁寒霜雪多。

德安早到如相忆,莫道衡阳无雁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赠傅子楫德安教授》。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傅子楫在京城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旅途的关切。

诗的开头描述了冬日京城的寒冷景象,以及诗人因离别而心情沉重的状态。接着回忆起与傅子楫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傅子楫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形象。诗中提到傅子楫曾随先君在临江学习,后一同在泮池边读书,两人关系密切。傅子楫才华出众,志向远大,最终在蕲州担任教育职务,并晋升至广海,后又调任栾城。诗中还提到了傅子楫再次被召回朝廷的情景,两人重逢时感慨万千,谈论过去,展望未来。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傅子楫远行的关心,希望他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提醒他在旅途中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里。诗人还鼓励傅子楫保持联系,即使在衡阳也应记得彼此之间的友谊,不要忘记对方。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贡士王志浩赴东莞训导

东风三月莺乱啼,都门冠盖相追随。

乡人故旧领除命,布衣一日生光辉。

王郎素非寻常者,浩气凌霄绝潇洒。

昔年充贡登成均,万里青云重光价。

已看蟾宫擢高枝,复闻战艺来春闱。

霜蹄暂蹶未为失,一官雅称克儒师。

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

梅雨连村旅舍昏,林阴满地邮亭午。

悬知到日夏方深,杏坛昼永分清阴。

皋比日宴说经史,座间济济皆青衿。

况当圣治文明日,宵旰孜孜在儒术。

兹行仰体圣明心,作育群才须努力。

朝回送别惜匆忙,且尽花前酒一觞。

岭南若遇回京使,犹待椷书寄玉堂。

形式: 古风

次少师姚广孝禁体雪诗韵

江空岁晏天作雪,滕六先驱势逾裂。

同云惨淡始异色,眼底纷纭忽惊瞥。

山川高下渐堆积,东西岐路那分截。

晨光炫烂隐乌彩,夕景微茫封蚁垤。

上林千树夐相宜,九重双阙何殊别。

金河水浅凝不流,玉碗无声冻先结。

满城泥滑马蹄深,空院香清鸟声绝。

不闻窗外林叶声,时听阶头竹枝折。

联翩乱洒入衣袖,宛转斜窥投隙穴。

拂槛穿云去复来,随风带雨吹还灭。

书生把卷惬清妍,红女停针愁凛冽。

貂裘翠被未觉温,火井汤泉那复热。

棹回剡曲发佳兴,词传郢客停歌舌。

淮阴破敌誇神速,渤海思家叹骚屑。

知公素有冰蘖声,岁寒不变青松节。

梁园赋就笔屡呵,石鼎新烹水微咽。

腊前预喜兆丰年,潜祛螟螣消馀孽。

阴阳顺序民物和,昭锡异瑞天心悦。

嗟予才薄惭蹇塞,十年载笔词臣列。

捐躯报国誓匪他,长秉忠诚心似铁。

朝回看雪天上来,属和长歌资一吷。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重午日侍从内苑观击毬射柳应制

大明丽天圣人作,弘宣治化昭礼乐。

华夷向风四海清,人和岁丰物咸若。

翠华五载重巡幸,经营北都同卜洛。

惟时帝京值重午,习武驰毬戒程约。

霓旌凤盖天边来,禁苑清晨张御幄。

腾腾虎士尽貔貅,剑戟相摩耀锋锷。

毬门结束正当中,两朋左右杂相角。

玉花骢马络青丝,锦衣绣服相煇烁。

吹箫伐鼓杂鸣笳,马前奋击争挥霍。

星飞电掣合变化,神珠宛转当空落。

翻身奋臂挽雕弓,白羽交飞向寥廓。

穿杨百步巧难工,分筹得隽咸惊愕。

至尊有喜动颜色,御前敕赐恩尤渥。

侍臣载笔预簪花,宫壶赐饮黄金爵。

酒酣献寿效嵩呼,倾竭丹诚比葵藿。

作诗再拜进蓬莱,欲拟长杨惭谫薄。

神功圣德不可名,万岁千秋等乔岳。

形式: 古风

张孝子歌为尚宝司丞张信赋

我闻山东张孝子,早岁衔哀报严父。

昊天罔极恩莫酬,教育维持赖慈母。

母年未艾孝弥敦,奉盈执玉心所存。

鸡鸣问寝候堂前,婉容愉色如春温。

綵衣娱侍供调膳,从容食饮频相劝。

每怀鹤发未成霜,筋力愈强身愈健。

三春慈竹阴满堂,萱草含绿凌冰霜。

板舆缓挽向东风,穿竹看花清昼长。

花前酌酒仍高歌,寿觞迭进慈颜和。

子孙满前母更寿,此乐人间真不多。

朅来孝亲名誉起,奉檄作官亲更喜。

紫诰回鸾下五云,诏书褒锡光闾里。

九重亲切掌帝符,日趍琐闼鸣佩琚。

况闻伯兄更脱略,十年执戟侪金吾。

近者受命殄贼曹,南征万里清海涛。

弟兄忠孝有如此,一心只欲愉勤劳。

古来事君违所亲,事亲宁复能忠君。

子今际遇事明主,得禄奉亲逾古人。

嗟哉孝子不易得,勖子终养崇明德。

何时升堂为母寿,更作长歌写胸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