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

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齧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寒冰狐自听,源水使尝求。

密树随湾转,长罾刮浪收。

如何贵沈玉,川兴是诸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我原本是江南的过客,如今却成了黄河边的游子。
每当时节变化,我忧虑河水泛滥,日日夜夜都能见到它奔腾不息。
河水侵蚀河岸,威胁着百姓的土地,船只在大雁栖息的洲渚间穿梭。
激流如箭穿过城门,古老的郡城仿佛被铁铸的牛拉扯向前。
我抬头仰望高飞的鸟儿,却发现自己比不上一叶扁舟的轻盈。
寒冷的冰面上狐狸独自聆听,源头之水让我探寻它的流向。
密密的树林随着河湾弯曲,大网在波涛中收起捕获的鱼。
为何珍贵如沉玉的美,却让河流的兴衰牵动着诸侯的心?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河曲:河流弯曲处。
岁时:季节变化。
漾溢:河水泛滥。
民壤:百姓的土地。
飘槎:漂浮的木筏。
雁洲:大雁栖息的洲渚。
峻门:高大的城门。
铁为牛:形容水流之急。
高飞鸟:比喻自由飞翔。
不及舟:比不上船的轻盈。
寒冰:冰冷的水面。
源水:河流的源头。
密树:密集的树木。
湾转:随着河湾弯曲。
长罾:大渔网。
刮浪收:在波浪中收网。
贵沈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川兴:河流的兴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黄河水患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首句“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表达了诗人从江南而来,如今在黄河边游历的经历。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描述了黄河水势的汹涌和百姓对洪水的忧虑。

“齧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形象地刻画了河水侵蚀岸边农田,甚至冲上雁洲的情景。诗人运用“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的比喻,形容水流之急,仿佛波涛如箭,河流的力量强大得如同铁牛一般。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写出了黄河上的景象,即使飞鸟也难以与舟船相比,暗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诗人进一步借“寒冰狐自听,源水使尝求”表达对源头的探寻,以及对水性冰凉的感触。

“密树随湾转,长罾刮浪收”描绘了树木随着河湾弯曲,捕鱼者在大浪中收网的生动画面。最后两句“如何贵沉玉,川兴是诸侯”,以反问的方式,揭示出黄河对于地方政治的重要性,因为其水势的涨落直接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繁荣与权力格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又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春日见示

春雨懒从年少狂,一生憔悴为诗忙。

不能屑屑随时辈,亦耻区区忆故乡。

白玉笛声亲府席,六幺花拍动衣香。

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跄巧定场。

粉色酒容欢四座,花光烛影照西墙。

虚荣浪贵知多少,安得如君展肺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依韵和春日偶书

瓮面春醅压嫩蓝,盘中鹅䏑亦肥甘。

正宜醉梦轻为蝶,苦怕酬诗密似蚕。

病起羊公方隐几,归来陶令只乘篮。

河堤古木欣欣暗,野水新秧拍拍渰。

已向官资随分足,莫将忠愤等闲谈。

况于世上诸般厌,不作人间一例贪。

陋巷自知当退缩,拥门谁解更趋参。

高低趣向难为合,冷暖情怀固饱谙。

勉意妻儿犹苟禄,强颜冠冕未抽簪。

唯公恩遇留连久,频对樽罍也负惭。

形式: 排律 押[覃]韵

依韵和偶书相留

在昔有言无不雠,故于嘉咏岂宜休。

出奇吴国将能战,探隐汉宫人戏阄。

吹笛梦来犹记曲,爱歌老去未忘讴。

车中变服为秦客,头上南冠学楚囚。

日永欢呼遗博齿,夜深谈论废更筹。

海陵已有从游约,今欲西归且榜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依韵和寒食偶书

去岁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系骢乌臼树,烧眼杜鹃花。

转坞泥塍滑,迷村草径叉。

旋挑初出笋,漫掐自生茶。

农斧穿桑齾,牛童绾髻丫。

乡园方在远,看及种胡麻。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