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其三)

木兰生意未全摧,曾见慈亲手自栽。

百劫尚留先泽在,群花应喜主人来。

一枝秋老还攀桂,十月春融好伴梅。

后起漫占多富贵,落成时节牡丹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木兰树在园中生长的景象,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树木的生命力与季节变换的关系。

首句“木兰生意未全摧”,点明木兰树虽经风雨,但生命力并未完全消逝,暗示着生命力的顽强。接着“曾见慈亲手自栽”一句,通过“慈手”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栽种者的温柔与细心,也赋予了树木以情感色彩,仿佛树木也感受到了人类的关爱。

“百劫尚留先泽在”一句,运用了“百劫”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木兰树历经沧桑仍能保持其原有的生命力和家族的荣耀。“群花应喜主人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花朵们也参与到了这场生命之舞中,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接下来,“一枝秋老还攀桂,十月春融好伴梅”两句,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相结合,展现了四季更替中的树木之美。桂花与梅花作为秋季与冬季的代表,与木兰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循环。

最后,“后起漫占多富贵,落成时节牡丹开”两句,通过对比“后起”的富贵与“落成时节”的牡丹盛开,表达了对木兰树及其所代表的生命力与自然和谐的赞美。牡丹的盛开不仅是对木兰树生命力的呼应,也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兰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未三月于旧基筑室数楹落成赋此四首(其四)

云香水翠稳幽栖,吾爱吾庐任品题。

剥啄有时惊犬吠,游行随处听莺啼。

农閒歌起荷花荡,市散人归杨柳堤。

最爱夜来新月上,鸣榔船到小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狮子林

倪迂古高士,胸中富丘壑。

结构擅佳妙,岂特清閟阁。

惟兹数亩园,气势郁磅礴。

沦漪绕回溪,曲折渡短彴。

纵横七二峰,妍丑纷绮错。

翩如惊鸿翔,猛如鸷虫搏。

肃或如丈人,执事矜俨恪。

静或如处女,临镜自梳掠。

高低已冥迷,谛视益骇愕。

顾右既失左,且前复且却。

周遭旋磨蚁,蓦越穿林玃。

游人偶相逢,招手但唯诺。

咫尺不可通,始悟循途各。

似近偏萦纡,似隘实开拓。

卅六洞中春,问自何年凿。

倚岩森长松,攫杀虬龙跃。

岁久盘孤根,根石互包络。

风清月白时,定有归来鹤。

幽花缀藤萝,时时发红萼。

亭台虽无多,那有尘氛著。

独存鲁灵光,劫火未容烁。

繄余来吴门,枫桥曾夜泊。

城市厌喧嚣,何地憩行脚。

偷得浮生閒,言寻此间乐。

抚景空徘徊,古人不可作。

感此悲秋怀,空阶闻叶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重九日偕同人登雨花台

难得重阳称意晴,雨花台上畅游情。

品泉曾共煎茶到,出郭聊为访菊行。

对景不堪惊物候,登高还欲志澄清。

可怜六代都陈迹,俯仰兴衰百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偕周星堂明府游半山寺陟谢公墩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城闉。

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

登临亦有超然想,可许幽栖共结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