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德载二首(其一)

我家外翁天下士,欲以文章付孙子。

爱君丱角已食牛,属书笔下无停字。

愿君饱读大父书,学到莫忧名不似。

重教我辈见风流,更以馀波变乡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的祖父是个闻名天下的学者,他想把他的文学才华传授给子孙。
他赞赏你小小年纪就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写字从不停歇。
希望你能尽情阅读祖父的著作,学有所成,不必担心名声问题。
他期望我们这一代能承袭他的风雅,同时也能影响家乡的文化氛围。

注释

外翁:祖父。
天下士:闻名天下的学者。
孙子:子孙。
丱角:幼年,指儿童。
食牛:表现出色,有超常才能。
属书:写作。
停字:停顿,这里指写字不停歇。
大父:祖父。
莫忧:不必担心。
风流:风雅,才华出众。
馀波:遗留的影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有远大抱负的长者,他希望通过文章的力量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传承给后人。"我家外翁天下士,欲以文章付孙子"表达了这位长者的志向。他对年轻一辈的期望极高,"爱君丱角已食牛"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决心,而"属书笔下无停字"则展示了他不懈追求、不断创作的精神状态。

诗人继而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深入阅读长辈留下的知识财富,达到学有所成,不为世间名利所困。"愿君饱读大父书,学到莫忧名不似"既是对学问的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两句"重教我辈见风流,更以馀波变乡里"则描绘了一种文化教育和影响力的扩散,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自身,还能带动周围环境的改变,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影响社会的力量。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后世的关怀与期许,以及对于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杨念三道孚

黄鹤楼前月,清辉千里寒。

娟娟过江北,送子别长安。

长安百万家,车马无时閒。

中天耸观阙,四海会衣冠。

怜尔薜萝子,豪华骇新观。

萧萧囊中句,饥坐奏清弹。

漫郎久不惬,逸思生风翰。

寄声武昌鱼,欲从伧父餐。

形式: 古风

赠柘城簿王微之

青衫得禄苦不足,白发生头颇有馀。

赋就相如犹涤器,诗成贾岛独骑驴。

先生五斗不挂眼,漫郎一官聊读书。

自古好贤惭好色,何人朝夕驾于株。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晁二

昔者与兄城南邻,未省一日不相亲。

谁令僦舍得契阔,此事我每怀古人。

逾旬寒热不可说,遍体戢戢生赤鳞。

是身非有病亦幻,调御未伏犹酸辛。

布衾蒙头但欲睡,瞥见檐雪如飞尘。

岂无杯杓与酬酢,口舌未肯亲芳醇。

平生相逢百不问,斗酒倒尽才逡巡。

崎岖行世得皆妄,嵬峨就醉事最真。

残年峥嵘欲无日,晴云浩荡已有春。

柳黄梅破最佳绝,京兆羔酒仍慇勤。

形式: 古风

赠晁十七

应之风骨世绝伦,濯濯芳柳当青春。

琼瑶冰雪照一坐,我恐子是神仙人。

十年声名望不见,一日邂逅情相亲。

安仁白璧绝瑕玷,宗之玉树无埃尘。

襟清胸明遇事敏,西河旧政传诸民。

县门高开吏束手,讼至立决如有神。

别君还家恍如失,咫尺莫见徒为邻。

会期残春再携手,满引大釂无辞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