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君辅

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

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

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

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

杳邈天外心,其奈知德鲜。

兴言相逢时,一再仅游衍。

夜来定何杯,午后亦何脔。

达生恨弗果,情深话犹浅。

东家山水窟,气岸必洪展。

绿草三径春,幽光遍苔藓。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宋君辅》。诗中以“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开篇,表达了对于仕途与学问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通过“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官场的复杂性的感慨。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两句,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借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接下来,“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无论选择前进还是保持宁静,都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状态——一种是辛勤耕作的生活,另一种则是高官显贵的生活。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哪种生活,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认为传授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成长,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最后,“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两句,诗人以“青青”象征年轻的生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并强调了话语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教育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寄林教授

题诗寄春风,问讯云间翁。

一月不相见,飘忽花事中。

栖栖我山林,望望君頖宫。

敩学游息外,还许知近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闻仲至雪峰有行记有诗拟欧阳体寄之

百粤多名山,磅礴甚雄伟。

城邑所聚落,人物反无几。

吾尝思其然,未尝不愤悱。

秀气钟泄处,名德当烨炜。

乃为仙佛庐,土木俨神鬼。

其教又皆幻,其徒且不韪。

无非索民财,聚食类蝼蚁。

盖本僭窃者,盗名恣蛇虺。

徒欲觊冥福,缔建罄箱篚。

柰何习俗惯,后世尤亹亹。

君登雪峰寺,逸览应一唏。

水石固清激,草木必芳菲。

岂不念古道,胸次增礧磈。

闻有记与诗,寄与定瑰玮。

形式: 古风

四月八日病中寄昌甫

我毒发于腰,君疮作于背。

君痛那可忍,我痛或可退。

清和清润时,晴雨在户外。

安得如前年,名胜一谈会。

形式: 古风

寄文叔合肥令

桓伊三弄笛,犹足战淝水。

谈笑麾秦兵,所向皆披靡。

追击至青冈,坚亦中流矢。

不经事少年,其壮乃如是。

宜乎谢东山,喜甚折屐齿。

只今所城邑,历代几迁徙。

君怀霸王略,宰邑当念此。

南北虽坚明,风尘未遽起。

士岂无奇气,叱咤有摩垒。

一从辛巳年,海陵扰北鄙。

因循再结好,宁不有所俟。

又三十八载,恐渐忘昔耻。

吁嗟靖康变,北客思故里。

君今临淮垣,访古欲何似。

长啸朔风寒,晋人亦人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