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辰诗并序(其九)猴

亦具人形质,惟怜性未完。

四三殊喜怒,狙诈屡呼欢。

不避王孙号,空叨供奉冠。

伯淳非晏相,休拟例迎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猴子的形象与性格特点,以“十二辰诗并序”为主题,选取了猴子作为第九首诗的对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猴子的人形特质和性情未完的状态。

首先,“亦具人形质”,猴子虽为动物,却在形态上接近人类,暗示了它们的智慧和灵巧。接着,“惟怜性未完”,表达了对猴子性情尚未完全形成的同情或感慨,可能暗含着对猴子行为复杂性的理解。

“四三殊喜怒,狙诈屡呼欢”,这两句描绘了猴子多变的情绪和狡猾的性格。猴子喜怒无常,善于利用狡诈手段获取快乐,体现了它们机敏的一面。这里“狙诈”一词,既指猴子的狡猾,也隐含了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某种反思。

“不避王孙号,空叨供奉冠”,猴子并不畏惧权贵的称呼,甚至可能因获得某种形式的“供奉”而感到满足,这反映了猴子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某种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映射。

最后,“伯淳非晏相,休拟例迎观”,这两句似乎是对前文的总结或引申,表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思考。诗人或许在提醒读者,不应仅从表面行为判断猴子或任何事物,而应深入理解其本质和复杂性。同时,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即不应盲目追求虚名或权力,而应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猴子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特性,也蕴含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思考深度。

收录诗词(87)

刘天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辰诗并序(其十)鸡

相质非良种,羊沟俨作豪。

但思争鹜食,未足辱牛刀。

为利频催蹠,疑神竟遣褒。

更闻声腷膊,偏向五更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十二辰诗并序(其十一)狗

溺井劫乡邻,当门更噬宾。

惟惊缁素改,宁暇蹠尧询。

睚眦争枯骨,仓皇卧湿薪。

如何雪与日,狂吠亦狺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十二辰诗并序(其十二)猪

定归曾谑卫,荐食亦方吴。

嗜仅贪糠核,行多负垢涂。

不惭形壅肿,自喜腹膏腴。

入笠何烦尔,真宜付狗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李润圃夫子分训广昌诗以奉怀

三年薄宦近如何,每值西风怅望多。

闻道官厨犹苜蓿,所欣边士亦弦歌。

成文应勒飞狐岭,觅句常临拒马河。

偶过燕秦来去路,知将剑术笑荆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