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弈棋蓝氏子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

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子落手四座惊。

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

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弈棋(一种类似于围棋或象棋的游戏)的热爱,以及这种智力竞技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开篇即提出“要下黑白知死生”,表明弈棋不仅是娱乐,更关乎智慧与命运的较量。

诗中提到“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这说明弈棋在古代社会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但也可能成为人们情感投射和竞技欲望的表现。然而,“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则表达了作者对后世遗忘或误解前人的智慧和文化传统的忧虑。

接下来,诗中赞美“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说明弈棋在当时社会具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是智力竞技,更涵盖了多种技艺。蓝氏子被誉为弈棋的高手,“手谈坐决胜与负,蓝氏之子驰其声”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弈棋上的杰出表现和名声。

诗中还写到了沈机终日静不语,一子落手四座惊,这种对弈棋的专注和投入,以及一招落下引起的震撼,显示了弈棋在当时社会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后,“肯堂为人百不解,僻性从来要疏快”则是对蓝氏子个性的描述,他可能是个性格内向、不轻易表露心迹的人。

结尾部分“推倒棋枰君莫怪,不向眼前论成败”,反映了作者对于弈棋中胜负的超然态度,认为在智力竞技中,应该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提升,而非仅仅关注表面的输赢。

这首诗通过对弈棋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智慧游戏的尊重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对于智力竞技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

李仲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鹊桥仙.寿赵帅

诗书元帅,风流人物,看取方瞳如漆。

铜驼陌上若相逢,当一笑、摩挲金狄。

相门事业,中书考第,未数汾阳功绩。

若将六十寿行年,才数得、百分之一。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自寿

焚香清坐,呼童瀹茗,聊当一杯春酒。

不须歌舞倩红裙,为祝百千长寿。

诗书万卷,绮琴三弄,更有新词千首。

从今日日与遨游,便是天长地久。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押[有]韵

如梦令.石门岩

门外数峰围绕。帖石路儿弯小。

花老不禁风,委地乱红多少。人悄。人悄。

隔叶数声啼鸟。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