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朝霁见西樵山

宿雨暗郊原,寒阴凄庭户。

朝来报新晴,东风捲黄雾。

曙色见西山,春晖明深树。

中天开翠屏,峰峦尽回顾。

屹然比衡嵩,岧峣高几许。

欲希谢傅游,济胜惭无具。

惟有寥廓心,凭高久延伫。

青山不负人,巢由动千古。

陇上白云閒,岂识青春暮。

纷纷寻芳人,驽马争前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雨后初晴到朝阳初升,再到远眺西山的细腻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首句“宿雨暗郊原,寒阴凄庭户”,描绘了雨后的郊外一片昏暗,寒气笼罩着庭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朝来报新晴,东风捲黄雾”描述了清晨的阳光驱散了雾气,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清新感。诗人通过“捲”字生动地表现了风力之强,将黄雾一扫而空。

“曙色见西山,春晖明深树”进一步展示了日出时分的景象,曙光照耀下的西山显得格外明亮,春日的光辉洒在深邃的树木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中天开翠屏,峰峦尽回顾”描绘了天空如同展开的翠绿屏障,群山环抱,尽收眼底,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屹然比衡嵩,岧峣高几许”则将西山与著名的衡山、嵩山相比较,赞美其巍峨高耸,难以估量的高度,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欲希谢傅游,济胜惭无具”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代名士谢安游历山水的愿望,但自谦没有相应的装备或能力,流露出一丝遗憾与向往。

最后,“惟有寥廓心,凭高久延伫”表明诗人的心境广阔,即使无法亲自登山,也能在心中长久地驻足于这壮丽的景色之中。“青山不负人,巢由动千古”引用古代隐士巢父、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永恒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陇上白云閒,岂识青春暮”则以陇上的白云悠闲自得,反衬出时间的流逝,春天终将过去。

“纷纷寻芳人,驽马争前路”则以寻芳之人和急于赶路的驽马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匆忙与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人罢尚书郎索居海上遥有此寄

人生能几时,踪迹何参商。

昔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今为水上凫,分飞隔河梁。

天高白云远,音书何茫茫。

曾闻招隐地,丛桂扬孤芳。

蔼蔼朱陈村,上有百花庄。

谈天扫日月,吸海挥壶觞。

高名动酒帝,封侯入醉乡。

一杯罗浮春,何时对君尝。

莲社追昔游,清风比柴桑。

惭予专一壑,力短心徒长。

为园理松菊,三径未全荒。

车马不到门,荆棘生路旁。

古人金石交,万里宁相忘。

丈夫志四海,何必共一堂。

愿言谐心期,岂逐岁月忙。

雄峙千载前,岿然鲁灵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诵卢方伯独居手简

玄鹤鸣风林,思君独居乐。

空庭无杂宾,揽书临高阁。

心閒世亦轻,浮云任飘泊。

嗟予日纷纷,良苦不自觉。

从今学逃禅,尘心尽摧剥。

避世金马门,堪笑东方朔。

形式: 古风

正月二日诸公登小楼和答十二韵

四时一何速,春到物华更。

占岁书晨候,登台望汉京。

地平江树合,风起午潮生。

四海干戈戢,中天日月明。

三阳初启泰,百卉渐敷荣。

极浦归帆远,重檐过鸟轻。

高风师洛社,胜日聚耆英。

倚槛千山小,驱云万里晴。

悬壶思吸海,作赋拟登瀛。

共切忧时念,宁忘恋阙情。

故园长自好,北雁为谁鸣。

世路如蓬转,黄河几度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新岁拂架帙八韵

散帙微风入,牙签起细尘。

天边芸阁静,架上蠹鱼新。

应笑康成癖,何辞原宪贫。

下帷耽笔祀,凿壁愧比邻。

一日不开卷,寸阴如转轮。

年光忽已迈,灯火亟须亲。

韦编力未及,庭草碧已匀。

何人封断简,几曲画堂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