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江杂诗(其七)

恶湿偏宜燥,孤高性独成。

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

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

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植物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适应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与应对。首句“恶湿偏宜燥”点明了植物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它偏好干燥而非潮湿的环境。接着,“孤高性独成”则赞美了这种植物独立而高傲的个性,不随波逐流,自成一格。

“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植物扎根于岩石之中,其茎叶甚至能攀附在雕梁上,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这里不仅强调了植物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它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生机与美丽。

“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这两句表达了植物面对自然界的破坏(如野火烧毁)时的从容与希望。即使遭遇火灾,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也能给予它们重生的机会,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规律与美好。

最后,“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这句话是对那些处于低洼之地、容易遭受污染或忽视的植物的感慨。它们虽然身处不利环境,但依然努力生存,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37)

方士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伊江杂诗(其八)

尔岂通黄教,偏将祸福兴。

圆身工宛转,捷足任骞腾。

爱极称如父,清修或偶僧。

关门未许入,砂碛竟何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伊江杂诗(其九)

安得赵充国,边屯尽力筹。

稼通秋塞迥,水引雪山流。

烽燧虽云息,仓箱尚可忧。

荒垣多旷土,使者亟须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天山绝顶

匹马西来万里游,飘飘心迹似轻鸥。

才探蒲海千寻浪,又渡阴山五月秋。

星落天中半天外,水穿沙底挟沙流。

停车东望濒搔首,漫学题诗付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天山绝顶(其二)

拔地苍松几万重,凉飙吹到白云峰。

登临欲放乾坤眼,得句能消块垒胸。

石有灵碑奠风雨,山留古雪守蛟龙。

何当尽挽西流水,开遍沙场好力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