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七首(其七)

有竹之地人不俗,而况轩窗对竹开。

谁谓墨奴能倒景?一枝独上纸屏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竹子在生活中的雅致与清幽,以及绘画艺术的生动再现。首句“有竹之地人不俗”,点明了竹子所营造的高雅氛围,暗示了居住或观赏竹子的人格品质不凡。接着,“而况轩窗对竹开”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窗户对着竹林,使得室内也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谁谓墨奴能倒景?”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画家比作“墨奴”,即以墨为笔,描绘出竹子的形态与神韵。这里的“倒景”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倒影,而是指画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然界的景象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超越了现实的局限,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最后一句“一枝独上纸屏来”则具体描绘了画家如何通过笔墨将竹子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纸上。这一枝竹子仿佛从画中走出,跃然于纸屏之上,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竹子生命力的顽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高度赞扬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追求。

收录诗词(196)

吴镇(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叔明为陈惟允天香书屋图

华堂敞山麓,高栋傍岩起。

悠然坐清朝,南山落窗几。

以兹谢尘嚣,心逸忘事理。

古桂日浮香,长松时向媚。

弹琴送飞鸿,拄笏来爽气。

宁知采菊时,已解哦松意。

形式: 古风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春江水绿春雨初,好山对面青芙蕖。

渔舟两两渡江去,白头老渔争捕鱼。

操篙提网相两两,慎勿江心轻举网。

风雷昨夜过禹门,桃花浪暖鱼龙长。

我识扁舟垂钓人,旧家江南红叶村。

卖鱼买酒醉明月,贪夫徇利徒纷纭。

世上閒愁生不识,江草江花俱有适。

归来一笛杏花风,乱云飞散长天碧。

形式: 古风

李咸熙秋岚凝翠图

山林之乐幽且閒,何人卜居云半间。

江亭夐立苍树杪,招提高出碧溪湾。

循溪隐隐穿细路,断岸疏疏起烟雾。

微茫万顷白鸥天,雁阵凫群落无数。

樵歌初断渔唱幽,桥边野老策扶留。

春山万叠西日下,渺渺一片江南秋。

我昔荆溪问清隐,溪上分明如此景。

别来时或狂梦思,忽见此图心为醒。

李侯少年擅丹青,晚岁笔意含英灵。

兴来漫写秋山景,妙入毫末穷杳冥。

无声诗与有声画,侯能兼之夺造化。

临窗点笔试题之,老眼模糊忘高下。

形式: 古风

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易图

君家书屋锁閒云,庭前丛桂吹清芬。

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

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

奇葩点缀黄金枝,灵种移来白银阙。

秋林潇洒秋气清,千竿修竹开前楹。

自是燕山尚清贵,不与桃李争芳荣。

花下诗成日未尽,更喜幽人往来近。

清绝何如元镇图,应识耕云是高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