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诗寄子瞻

愁云蔽日昏风发,鹅毛大片舞空阔。

阴崖冰压木枝折,一鸟不飞人足绝。

山翁口掉肩拥褐,斫竹撑茅劳架结。

堂成不用巧丹涅,却画东坡四山雪。

群石崭崭争皎洁,门外堂间两清洌。

万境一心同莹彻,石床云生湿肌发。

布被飕飕冷于铁,半夜哀猿叫山月。

山翁高哦响修越,不道妻啼忧米竭。

世事薰膏付灰灭,长安高门奔请谒。

赤日炙背沙埋辙,仆夫汗流马吐舌。

三谒不逢腹欲爇,怒气恐成疽毒裂。

狂走不须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居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愁云蔽日昏风发,鹅毛大片舞空阔”以浓重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渲染出一片阴沉寒冷的氛围。接着“阴崖冰压木枝折,一鸟不飞人足绝”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仿佛连鸟儿都已隐匿,人迹罕至。

“山翁口掉肩拥褐,斫竹撑茅劳架结”描绘了一位老翁在雪中劳作的场景,他身着粗衣,砍竹搭棚,生活艰辛而孤独。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老翁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堂成不用巧丹涅,却画东坡四山雪”,他将自己居住的小屋装饰得简单朴素,却在心中勾勒出一幅东坡雪景图,以此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群石崭崭争皎洁,门外堂间两清洌”写出了雪后山石的洁白与清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接下来的“万境一心同莹彻,石床云生湿肌发”更是将这种纯净推向极致,万物在雪的覆盖下呈现出统一的明亮与清澈,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湿润而充满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布被飕飕冷于铁,半夜哀猿叫山月”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以及自然界的哀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尽管如此,“山翁高哦响修越,不道妻啼忧米竭”表现了老翁虽生活艰难,但依然保持乐观,不为生活琐事所困扰。

最后,“世事薰膏付灰灭,长安高门奔请谒”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赤日炙背沙埋辙,仆夫汗流马吐舌”则生动地描绘了夏日酷暑下的劳苦景象,与前文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态度。

“三谒不逢腹欲爇,怒气恐成疽毒裂”表达了诗人因未能见到友人而产生的焦急与愤怒,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狂走不须求扇暍,此堂一登能濯热”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希望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与净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怀念、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97)

李昭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刘主簿见和乞石诗

官居太疏冷,门外少车迹。

萧萧此君轩,为我慰穷寂。

贪饕起馀慕,远乞南山石。

形模太诡陋,此咏费搜摭。

虾蟆欲上瓮,作气屡跳踯。

心知不可强,怒瘿犹鼓息。

但劳旁者观,笑尔不量力。

君能惠然来,抵鹊轻尺璧。

明月投我怀,坐上光彩溢。

神心巧镌凿,变化出胸臆。

高言写豪壮,健读口终吃。

冲风卷海涛,荡潏迷四极。

阵马脱重围,战士皆辟易。

使人魂魄沮,三日不敢食。

嗟余性顽闇,兀兀寡知识。

臃肿终天年,不愿借雕饰。

翻怜孤僻中,趣味得所适。

拂石云生手,诵诗风满腋。

此应长不饥,富贵乃毒腊。

人生多苦辛,嗜好须自择。

形式: 古风

昂昂千里驹

昂昂千里驹,逸气吞九区。

东驰越夕兔,西走穷朝乌。

关山一息过,踯躅疑有无。

快哉穆天子,远驾周四隅。

嘶声想云海,弄影有天衢。

昆丘距赤水,度足才须臾。

眷言刍粟恩,岂敢论形躯。

雄心忽摧顿,倦步成踌躇。

日暮路途远,天寒毛鬣疏。

此时垂耳心,可复轻疲驽。

形式: 古风

泛泛水中凫

泛泛水中凫,上下声相呼。

徜徉信波浪,澡濯羞泥污。

晴洲漾蘋荇,雨岸眠菰蒲。

饮啄亦自足,飞游谁我拘。

侯门大池籞,富屋夸庖厨。

何惭久垂翅,未愿轻投躯。

虽非黄鹄举,幸与白鹭娱。

逃烹笑穷雁,啄腐嗟饥乌。

三秋熟粱稻,万里开江湖。

寄言泽中子,何用张罗□。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飞鸿亭

平野浩空阔,危甍兀岧峣。

腊尽风日好,春回冰雪消。

朱弦试挥手,度响何翛翛。

此意复谁共,古人今寂寥。

眷彼泽中鸿,欻起如回飙。

悠然薄天末,去去不可招。

愧无双羽翰,万里同飘飖。

人生本萧散,知虑劳煎烧。

恈恈觇声利,伛偻随纷嚣。

安知出世间,造适皆逍遥。

帝乡果何在,久愿追松乔。

行歌归去来,五斗空折腰。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