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一片关山月,悲欢望不同。

穹庐光照海,沙碛影连空。

轮满开秦镜,弦斜倚汉弓。

年年三五夜,魂断玉楼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关山月》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关月夜的壮丽景象,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句“一片关山月,悲欢望不同”,开篇即以“关山月”为题眼,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同时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月光洒在关山之上,既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映照出人们内心的不同情绪——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悲欢望不同”中的“望”字,暗含了对未知的期盼),也有对过往的回忆与怀念。

接着,“穹庐光照海,沙碛影连空”,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月光不仅照亮了关山,还延伸至大海与沙漠,形成了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边疆辽阔与壮丽的赞颂,同时也隐喻着边关将士们远离家乡、面对艰苦环境的坚韧与豪情。

“轮满开秦镜,弦斜倚汉弓”,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月亮比作“秦镜”,象征着圆满与光明;而“弦斜倚汉弓”则暗示了战争与准备,预示着和平与安宁背后可能存在的冲突与挑战。这种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年年三五夜,魂断玉楼中”,将视角拉回人间,聚焦于那些远离家乡、在边关守护和平的人们。每年的中秋之夜,他们思念亲人,心系故乡,这份孤独与思念之情,犹如被锁在“玉楼”之中,无法释放。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关山月》不仅是一幅壮丽的边关月夜画卷,更是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与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这首诗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

秦川分两水,呜咽不能休。

饮马冰犹冻,磨刀血半流。

东西随陇坂,远近入边州。

万古声无尽,惟添征戍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紫骝马

蹀躞横行意,悲鸣恋主身。

金鞭垂汉月,玉勒控边尘。

影绝追奔易,蹄高转战频。

不辞流汗血,未可事和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铜雀伎

铜台遗令在,玉座主恩非。

旧曲流哀管,馀香散舞衣。

穗帷空寂寞,罗绮失光辉。

日日西陵望,君王归不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赴安西

离亭征马嘶,送子赴安西。

后会知何日,前途方鼓鼙。

天寒白草瘦,沙阔黄云低。

所惜同心远,能无心惨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