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漂泊江乡老此身,柴门长闭任家贫。
云霄放鹤浑闲事,风雨看花又一春。
抱玉几年终献楚,怀书垂老莫于秦。
昨朝忆共接舆醉,竹下狂歌见性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江边漂泊,虽年岁已高,却依旧保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他选择闭门自守,不为外物所累,即使生活贫困,也乐在其中。诗中提到他如同仙鹤般自由自在,即便是在风雨中赏花,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他曾经怀抱美玉,渴望献给楚国,但最终未能实现,晚年则不再考虑去秦国。诗中还提到了与一位名为接舆的人饮酒畅谈,通过竹下的狂歌展现了真性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释然。通过老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蕉叶临窗卷,幽花向砌分。
楚童秋洗竹,江鹤夜鸣云。
地僻应增懒,身潜不用文。
近来饶酒券,秋思更纷纷。
湘皋烟草洞庭云,此地逢君又送君。
湘瑟悲凉那可问,楚歌凄断不堪闻。
遥山对酒春将暮,临水扳花日未曛。
憔悴形容独归去,江楼细雨叹离群。
故乡因别久,逆旅有新知。
吊古过燕市,哀歌问渐离。
楚筵分醴后,蜀肆下帘时。
欲就百钱卜,长贫老不疑。
画史风流数薛郎,竹间茅屋对潇湘。
床头金尽还沽酒,爱学吴歈和楚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