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其二)

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驱驰较驿程。

却望乡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轮明。

官閒足遂吟哦乐,俸薄休形叹息声。

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须嗟弟与瞻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生长在陵墓旁的人自然安于陵墓生活,为何还要奔波赶路比驿站行程。
回望故乡,却被千山阻隔,同赏一轮明亮的淮河之月。
官职空闲时,足以享受吟诗作乐的乐趣,微薄的俸禄不必再发出叹息之声。
最幸运的是全家依然团聚,无需感叹弟弟不能陪伴或仰望兄长。

注释

陵者:指生活在陵墓旁的人。
何事:为何。
驱驰:奔波。
较:比较。
驿程:驿站的行程。
乡山:故乡的山。
共看:一同欣赏。
淮月:淮河之月。
一轮明:一轮明亮。
官閒:官职空闲。
吟哦:吟诗作乐。
俸薄:俸禄微薄。
叹息声:叹息。
幸:幸运。
聚首:团聚。
嗟:感叹。
瞻兄:仰望兄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到达新的驻扎地时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驱驰较驿程"这两句设定了诗人的出发点是家乡,而现在却被迫奔波于外,不得安宁。"却望乡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轮明"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眷恋之情,即使相隔千里,也愿与那边的山一起赏月,强调了思乡的情绪。

接着的两句"官閒足遂吟哦乐,俸薄休形叹息声"透露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如意,虽然表面上看似安逸,但内心却充满了叹息和无奈。最后两句"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须嗟弟与瞻兄"则表现出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即使在外漂泊,最幸福的是家人依旧能够团聚,毋需过分悲伤或羡慕其他兄弟。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乡愁和仕途感慨的诗作。

收录诗词(11)

孙应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霞洞

宽踰城阙峻瑶魁,万壑吟风四壁苔。

不独云霞可招隐,溪流常送落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夕阳洞

尘寰虽未远,颢气觉偏滋。

日落鸟归去,秋高风劲时。

吟馀下天籁,坐久凛冰肌。

信是栖幽境,凉蟾照履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北牖洞

旧驻东方骑,因题北牖名。

来须风作御,去认斗为城。

日气晚方到,云收寒易生。

予心匪游衍,拱北振华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白雀洞

禽贵羽毛洁,地怜岩壑幽。

名非华阴冻,景似秀林秋。

不睹音尘继,空惊岁月遒。

何如颍川凤,千古冠缇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