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六)

半夜逾城,六年栖雪。饿得肠枯,冻得骨折。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

后代儿孙苦證羊,一年一度争饶舌。

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翻译

半夜时分翻过城墙,六年里在雪地栖息。
饥饿使肠胃枯竭,严寒令骨头冻裂。
后代子孙受苦无尽,每年一度争论不休。
真正的佛法宝藏,应当在这瞎眼之人身边消失。

注释

半夜:深夜。
逾:越过。
栖雪:在雪中栖息。
肠枯:饥饿至极。
骨折:冻得骨头断裂。
明星:明亮的星星。
添重屑:眼中积满疲惫。
苦證羊:艰难困苦的生活。
争饶舌:争论不休。
正法眼藏:真正的佛法精髓。
宜乎:应该。
瞎驴:比喻愚昧无知的人。
灭: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艰辛的修行生活。"半夜逾城,六年栖雪",形象地写出僧人在深夜翻越城墙,六年里在寒冷的雪地里苦修,生活的困苦和坚韧可见一斑。"饿得肠枯,冻得骨折"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身心考验,表现出对世俗欲望的舍弃和对佛法追求的决心。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通过描绘夜晚星星的微光映照在疲惫的眼睛上,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后代儿孙苦证羊,一年一度争饶舌"则以后代子孙的无知和口舌纷争反衬出自己修行的清净和深沉。

最后两句"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以"瞎驴"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正道,视世俗为黑暗,决心在修行中寻求真理,消灭心中的杂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五)

簸弄乾坤,灵蛇在掌。露刃含霜,阿谁近傍。

歼厥渠魁未得时,蛰龙护匣牢收抗。

还他道地,剑州与太阿无两样。

携来剪月亭前,共聚五湖禅流,拭目纵观,连声称赏。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三)

扭碎东山鼻孔,牵断佛眼耳轮。

一等施呈毒手,腕头力重千钧。

饫饕法味,饱听圆音。

汉室威仪重复见,紫芝香散碧岩春。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一)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玄枢妙转,千圣迷踪。

直饶透箐眼明,截流机峻。

须知更有向上一路在,这里见得彻去,方知东山五祖老冻脓。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切忌随他语脉转。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