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悼时》是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感慨。
首句“北风猎猎吹沙尘,天阴雨雪愁杀人”,以凛冽的北风、纷飞的沙尘、阴沉的天空和飘落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压抑、愁苦的氛围,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与人心的沉重。
接着,“江湖万顷舞蛟蜃,山薮千年藏凤麟”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广阔的江湖比作动荡的社会,其中蛟蜃象征着邪恶与混乱;而深山密林中藏匿的凤麟,则代表了美德与贤能之士。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人才隐没的痛心。
“苏卿使节未归汉,商皓采芝先避秦”引用历史典故,苏卿(即苏武)作为汉使被扣留匈奴多年,象征着忠诚与坚守的美德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商皓(即商鞅)因变法触怒权贵而逃往他国,象征着贤才在乱世中的无奈选择。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正义缺失、贤良无路可走的悲哀。
最后,“重华世远不复见,嗟哉风俗何由淳”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虞舜(重华)时代美德与和谐社会的怀念,感叹现代社会已远离了那种淳朴与高尚的风气,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凄凉的自然景象和引用历史典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呼唤。